以下为《春江花月夜教学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春江花月夜教学反思
《春江花月夜》一诗是高中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情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觉,有“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之称。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
在欣赏作品时,要体现本单元诗歌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让学生反复诵读,置身诗境,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与诗人产生共鸣,得到审美享受,体会作者此时此地此情此景。
本班学生能力普通,虽已经接触过很多次诗歌鉴赏,但是在分析解答方面仍有很大问题。因此在讲课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主观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以小组研读和探讨为方法,练习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课后分析发现,课堂实践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分组学习,小组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效的体现了“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这种古诗鉴赏方法。令人惊喜的是,通过这节课的讨论和学习,同学们把彼此间平时分析、答题时忽略掉的小细节一一指出,学习热情高涨,对古代诗歌鉴赏兴趣大增。
当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由于学生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参差不齐,在分组探讨、交流的时候碰撞激烈,很难达成共识,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整堂课教学过程比较平铺直叙,教师提示较多,学生自主稍少。虽然学生讨论积极热烈,但是组织语言时仍然感觉有最关键的一层窗户纸隔着,不能完全答到关键点上。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作为教师,要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更加灵活,更加有生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课堂更有兴趣,更有主观积极性。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春江花月夜教学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