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

本文由用户“gy1987100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3 20:22:57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案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5 古诗三首

教材学情分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促使其主动探究,敏于发现,乐于思维。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构建的过程。为此, 本课教学设计努力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经 过还原、再现,在理解、内化语言的同时,想象得到开发,思维得到发展,语文心智得到丰盈。架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平台,采用“悟 读组合式”的方法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认“霜、寺、”会写“遍、渐、霜、愁、眠、苏、寺”。

能力目标

2、理解古诗的意思,想像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爱菊的原因。

2.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法教具 PPT;生字教学PPT。

教 学 过 程 课堂生成补充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回忆所学过的古诗,并背诵。

二、 学习第一首古诗。

1、解题。

2、引导同学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3、结合注解,自读自悟

思考: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4、试着逐句讲讲诗句的意思,并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如何?

三、巩固练习。

1、 读全诗练习背诵。

2、 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第三课时

一、学生交流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二、学生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1) 学习生字词。

(2) 理解诗句的意思。

(3) 学生齐读。

(4)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

(5、)学生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并注意他们的读音。

四、整体感知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

五、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学生自己读古诗,边读边某某。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能使学生更能深入的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朗读指导: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某某里//一/青螺。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某某/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某某,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某某//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连线:

《枫桥夜泊》 元稹

《望洞庭》 刘禹锡

《菊花》 张继

“遥望洞庭山水色,银某某里一青螺。”这两句诗用了( )

修辞手法,把( )比作“白

银某某”,把( )比作“青螺”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唤醒学生浓厚的参与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促使其主动探究,敏于发现,乐于思维。

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学生运用总结的方法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探索的能力。多感官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快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自读勾画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自己读古诗,边读边某某。 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能使学生更能深入的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感官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快乐。

课 时 作 业

课外作业 课堂达标作业 反馈、矫正方法

1.识记生字;

2、背诵古诗。 理解三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通过学生运用总结的方法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探索的能力。

板书设计

5 古诗三首

写景叙事

所闻

所见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有点抽象,配合图和介绍背景、作者效果比较好。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案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