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2-1 氯气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4-2-1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氯气的颜色、状态、溶解性、毒性等主要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氯气与常见金属、氢气、水、碱等的反应的现象,会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理解漂白粉的生产原理、漂白原理、失效原理。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学会应用归纳对比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氯气毒性及其用途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提炼的课题
氯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难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次氯酸的漂白原理。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PPT、练习册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创设
情境
引入
新课
列举我们生活周围的用品有哪些是含有氯元素的?
通过材料引入新课:【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在与英法联军作战中,首次使用氯气攻击对方,开了战争史上使用化学武器的先例。再展示制备好的氯气引导学生观察。
观察、思考并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
目标
导航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3、提高思考分析的能力、实验观察的能力和归纳思维能力。
实验
探究
展示
交流
1. 氯气的制备原理。
2. 氯气的物理性质。
3. 氯气的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直观的观察氯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将知识加以总结。
通过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并结合教材P83-85页的内容,总结整理氯气的物理、化学性质。
点拨
精讲
1.归纳整理氯气的化学性质。
2.次氯酸的化学性质(漂白性)。
3.氯水成分的分析。
点拨学生归纳氯气、次氯酸的化学性质,并列表比较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差异性、漂白性物质的原理差异性。
书写氯气与金属单质、氢气、水、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
小结
一、氯气
1.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溶于水(1∶2),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34.6℃)
2.化学性质:易得电子,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2Na+Cl2点燃2NaCl 现象:剧烈、白某某
Cu+Cl2点燃CuCl2棕黄色烟
2Fe+3Cl2点燃2FeCl3 棕褐色烟,其水溶液呈棕黄色
(2)与非金属反应Cl2+H2点燃2 HCl
现象:纯净H2在Cl2中安静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有白雾生成。应用:工业制盐酸。
(3)氯气跟水的反应Cl2+H2O=HCl+HClO
氯水的成分:①氯水中有多种成分共存——是一种混合物
②新制氯水:H+、Cl-、ClO-、HClO、Cl2、H2O
久制氯水:H+、Cl-、H2O(相当于稀盐酸)
3.HClO的性质:
(1)不稳定性:2 HClO光照2 HCl+O2↑
(2)强氧化性:应用于消毒、漂白剂(强氧化性破坏有机色素)
课堂检测内容
课时测试
课后作业布置
课时练习
预习内容布置
结合课本P85-86页内容,完成课前自主预案
教学反思
在内容安排上,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和用途尽可能结合起来讲,完成氯气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使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为紧密。关于实验部分采用老师讲解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发展。
本节内容多、实验多、现象明显,操作比较简单,可以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基础差别大,教学中采用循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然后让学生闻氯气气味,并讲让学生观看正确闻化学气体的多媒体动画,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氯气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做好化学实验,可以说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半,我在氯气的性质教学中,采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由结构决定性质,由性质体现用途。第一步根据氯元素的原子结构进行推断,分析氯气可能有什么样的性质。学生从氯原子最外层有7 个电子,得出氯气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反应中体现得到电子,故顺理成章的分析出能与金属反应,紧接着我要求学生完成氯气与不活泼的金属铜的反应实验,完成后由学生描述实验现象,从实验现象中得出氯气能和铜反应的正确结论。由此我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层层深入,总结相关性质。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2-1 氯气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