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巷小学四年级数学育德案例

本文由用户“xingyufei612”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06:05:24 举报文档

以下为《吕巷小学四年级数学育德案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赏识教育 静待花开

案例背景:

李某某是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自我控制能力差,还喜欢和同学搭讪,不是和这个同学讲话,就是和那个同学吵闹,影响了周围身边的一大群孩子。以至于作业来不及完成,作业质量差;同学对他意见很大,都不喜欢和他坐,也不喜欢和他一起排队。今天又和同学吵闹了,首先我询问了吵闹的原因,通过我的分析,另一个同学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不应该斤斤计较,同学间要和睦相处,但李某某却一点反应也没有。

案例呈现:

首先我和李某某交流了一个多月来对他的印象,肯定了他好的方面,也对他不足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期望。接着和他交流如果任其自身的不足放大可能照成的后果:没人和你做朋友,只能孤苦伶仃一个人。例举了因为“小气”不肯吃亏造成的惨剧,打架双方成重伤,进监狱等等。最后提出了建议:希望他能和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吵闹,万一同学碰到你了,作为男子汉的你要气量大些,原谅同学的无意之举。也希望他能控制自我,作业快,留出更多的时间为他人服务。接着我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到孩子近阶段有奶奶带,父亲出车祸在上海医院,妈妈在医院照顾,了解到他们家的处事原则是:人家给我一拳,我还人家三拳。我一听呆了,就与他进行沟通,希望他们能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最后我又和李某某进行深入交流,从对父母的孝道、同学间的友情、尊敬师长等方面探讨,在交流的过程中看出李某某也是个懂事乖巧的孩子,他答应尽量少讲废话,作业动作快,和同学相处和睦,尊敬老师,孝顺父母。

案例分析:

从这个教育故事我深刻的认识到,怎样做一个好的班主任。

一、以人为本,爱心感化。

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徐伟这样的孩子,要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某某”,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同伴相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 时胜过 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这样在转化后学困生工作中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落后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正确引导。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从而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好学生。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才使他找回了自信。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吕巷小学四年级数学育德案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