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级高三月考语文分析

本文由用户“心太软3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9 21:12:24 举报文档

以下为《16级高三月考语文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6级艺体部高三10月份语文考试总结

本次考试为16级高三10月份月考,先将考试成绩和试题分析如下:

本次考试满分为150分。语文考试试题类型包括:一、现代文某某(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文本阅读、实用文本阅读)二、古代诗文某某(文言文某某、古代诗歌阅读、名片名句默写)三、语言文字运用(语段某某、言语得体、图文转换)和四、写作。一共13个客观题,每个3分共39分。8道主观题共51分。作文60分。

艺术2班平均分为99,其中客观题27主观题72。体育班平均分为97,其中客观题27主观题70。相比上次考试,艺术2班有所退步,两班的差距小了很多。应该对艺术2班的抓紧一些,为下月他们外出学习做下好基础。

论述文本阅读难度程度在中等偏上,文章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有些不起眼的词语容易混淆学生的观察,稍不小心就容易选错,做这类题一定要准确找到选项在文本里的位置,然后仔细比对。

第1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这题一定看清题干,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这题正答率只有52.7%,是三道题里做的最差的,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还需加强细心程度。

第2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这题的正答率有80%,学生掌握的不错。

第3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这题的题干要求是选择正确的一项,相对第1题的难度大一些,所以正答率只有60%。很多的学生选了C项,错因主要还是不够细心,对上下文没有联系。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直是语文的难点,两个班学生对于小说的理解和两个主观题考查的内容掌握的一般。文学类文本阅读是接下来教学的一个重点,特别是要掌握文章整体阅读的能力,了解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做题时要看清题干,选择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C,文中对雪花的描写是塑造了故事氛围并没有推动情节的发展。正答率只有47.3%,还有42%的同学选了D项,错误的较多。

第5题和第6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文学类文本的结尾特点无非就是首尾呼应和言有尽而意无穷。文章由景物描写结尾正塑造了悠远的意境,同时又与开头的雪花形成照应。主题就是文章的主脑,整篇文章都要围绕它来构思、行文的。概括主旨,必须要对全文有整体把握,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抓住本质,进行概括。学生对这两道主观题掌握较差,两道题满分12分,学生只能拿到4到6分。接下来的一个月,这两类题是重点。

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对几个材料之间关系的分析。整体难度较低,学生掌握得一直不错。

第7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正答率91%,可见学生掌握得不错。

第8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正答率64%,就是因为材料三的表格数字有点小,学生没有认真对比,发生错误。

第9题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对文中重要内容要认真分析、筛选、整合。这题难度不大,学生却没有拿到满分。原因就在于筛选信息的时候没有做到完整,应该从材料二和四当中筛选,不能有所遗漏。

文言文某某一直是训练的比较多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这篇文言文的难度一般,学生通过关键字或句式再结合上下文,可以理解文章大意。

第10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正答率84%,学生掌握得很好。

第11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这题难度不大,但学生容易忘记混淆,正答率只有58%,要加强对文化常识的背诵。

第12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这题难度一般,但是因为学生不够细心,只是看错了一个主语,导致正答率只有43%。

第13题翻译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太多学生平常懒于翻译,对于翻译的掌握不好,八字真言总是落实不了,导致翻译分数一直不高,这些学生要加强督促。

古代诗歌阅读主要是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这就要求学生掌握读懂诗歌的能力和了解表达技巧。这类题型的难度较大,学生掌握的还不好,接下来的一个月要重点教授古诗鉴赏。

第14题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分别涵盖诗歌的一个句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正答率是60%,学生能做到这样就不错了。

第15题主要考查情景交融表现手法的运用,在阐述的时候一定要符合题干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否则得不到完整的分数。学生对于表现手法的掌握还不够,导致这道题多数只能得到一半的分数。

名篇名句默写考查学生对背诵文章的掌握,因为是理解性默写,难度中等。但是学生太过于粗心,对于一些字没有记牢,错失了不该的分数。

语段某某考查成语辨析能力、语病修改能力和补写句子。这三个选择题难度较低,只是多了一段某某需要花费时间,三个题的正答率分别是71%、96%和89%。学生掌握的很好。

言语得体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此类题目难度较低,大部分学生可以找到四个以上,学生掌握的不错。

图文转换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流程图类,解说注意照顾到图片中的所有的内容,然后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这题难度中等,但有很多学生没有做到内容完整。

写作这次是材料作文,而且题干已经把主题写出来了,所以难度较低。不过应该题干对文体的要求,演讲稿的格式一定要完整。而且写作一定要注意不能照抄材料,容易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以上是对本次考试的分析,有不到位的地方,希望批评指正。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16级高三月考语文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