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四年级第二学期
第二单元 2.2 垃圾的处理
钱圩小学 沈某某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上海远东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自然》(牛津版)教材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废弃物无处不在》的第二课时。垃圾对于学生来说时刻接触到,而最使人关注的则是它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人与环境是一个非常宽阔的主题,人类为了生存、发展,要向环境索取资源。
学习本课内容,需要学生认识垃圾是人们生活中丢弃的废弃物,在每天的生活中都会有大量的废弃物产生,我们要了解它们处理的方法。
现在所教的四年级是我新接手的班级,对学生们的学习习惯、课堂习惯等还未有充分的了解,对学生们的个性特点要有待掌握。垃圾对于学生来说时刻都能接触到,学生在学习了上一节课的内容后,使他们了解了废弃物是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处理。
废弃物学生接触的较多,可以让学生交流一周内家庭产生的废弃物调查表,并对所示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同时了解这些废弃物产生的原因、产生的途径,我们如何去减少由废弃物给我们的生存环境所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
这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浓厚兴趣,在分组讨论的形式下,归纳出废弃物分类的标准,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经历探究自然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收集垃圾可能造成的危害的相关资料。
2、使学生知道不同垃圾处理方法的特点。
3、使学生学会比较各种垃圾处理发放的好处与坏处。
4、让学生初步学会设计一种新型的、环保的、有效的垃圾处理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活中废弃物的处理
难点:对废弃物的分类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一周内产生的废弃物调查表,关于废弃物的图片、其他垃圾产生的图片等。
2、演示实验器材:Powerpoint幻灯片等。
3、评价表格等。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交流一周内产生的废弃物调查表,让学生了解废弃物产生的原材料;二是通过对废弃物的分类,知道对废弃物分类的意义;三是通过了解其他废弃物的产生,让学生知道废弃物无处不在。
本节课的基本思路是:从学生对一周内家庭废弃物的记录、交流开始,使学生对废弃物的产生进行研究,了解废弃物产生的原材料,对废弃物进行分类,从而知道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了解废弃物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让学生养成对废弃物进行分类的习惯。
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是:了解对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性,通过记录、分析一周内废弃物的产生,从而知道除了生活垃圾以外还有工业垃圾和其他垃圾。让学生举例说明废弃物产生的原因,家庭中每天产生的垃圾从何而来,最后得出废弃物无处不在。
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是:对废弃物的分类。生活中常见的对废弃物的分类主要分两大类,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现在由于废弃物的增多,人们对于它有了更细致的分类,而学生对废弃物的还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但教师要让学生初步知道给废弃物分类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特色是:
采用分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参于某某。
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将讨论的结果归纳出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对自然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将探究评价的结果体现出来,激励学生在学习中活跃讨论的氛围,促使学生对探究兴趣的保持和探究习惯的养成。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流程图说明
活动 Ⅰ 交流、讨论
交流一周内家庭中产生的废弃物,简单知道组成家庭废弃物的原材料,培养学生坚持不懈记录调查表的严谨科学态度。
活动 Ⅱ 分析、记录、归纳
通过对废弃物原材料的了解,能比较准确地把交流中涉及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并能说出自己的分类标准,初步知道给废弃物分类的意义。
活动 Ⅲ 观察、交流、讨论
让学生知道除了生活垃圾外还有很多其他垃圾,使学生了解工业垃圾和其他垃圾产生的原因,通过交流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 教学主要环节 本节课可分为三个主要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交流一周内产生的废弃物调查表。
联系家庭中一周内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研究废弃物的兴趣。
第二环节,分析、归纳,将废弃物进行分类。
初步了解对废弃物分类的标准以及对它分类的意义。
第三环节,了解其他废弃物的产生。
通过观察、交流,使学生了解其他废弃物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Ⅰ:交流、讨论一周内产生的废弃物调查表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AES渗透
课前准备:记录一周内自己家庭产生的废弃物。
说一说:什么叫做废弃物?
交流:一周内自己家庭产生了哪些废弃物。
说一说:这些废弃物的原材料是什么?
小结:生活中废弃物无处不在。
教师应在一周前发下表格,让学生记录一周内自己家庭产生的废弃物。
要让学生了解这些废弃物最初的成分或原料,为后面的分类奠定基础。
注意培养学生坚持不懈记录调查表的严谨科学态度。
(二)活动Ⅱ:通过分析、记录、归纳给废弃物分类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AES渗透
(出示各种不同的生活垃圾的图片)说一说:这些垃圾可以分成几类?你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类的?
讨论交流:谁分得最合理?
想一想:给废弃物分类有什么好处?
让学生能根据自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生在讨论时教师应引导他们知道分类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答案并不一定是唯一的,只要合理就可以了。
(三)活动Ⅲ:通过观察、交流、讨论了解其他垃圾的产生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AES渗透
说一说:除了生活垃圾外,还有别的垃圾吗?
讨论:你还知道人类的哪些活动会产生垃圾?
思考:这些垃圾人们又将怎样处置它们?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和录像,这样更加直观。
通过讨论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八、板书设计
垃圾的处理
废弃物调查表→→ 果皮、剩菜、剩饭、纸板等
给废弃物分类 →→ 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不同标准)
了解其他废弃物的产生 →→ 工业垃圾和其他垃圾
废弃物无处不在
九、活动任务单
第_____小组
我们小组通过记录、分析、讨论,发现废弃物的分类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
主动尝试多种分类标准: 1颗☆ ( )
听到指令后讨论,结束后及时恢复: 1颗☆ ( )
完整、清晰记录废弃物的种类: 1颗☆ ( )
主动交流,声音响亮,语言清晰: 1颗☆ ( )
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小组可以拿到______颗☆。
附:小学探究活动评价表
小学探究活动评价表
评价
维度
评价指标
自评标准
获得☆个数
学习兴趣
探究兴趣
积极主动参与本节课记录、讨论,
主动发言
1颗☆( )
学习习惯
合作习惯
主动友好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任务
1颗☆( )
倾听习惯
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不打断
1颗☆( )
操作习惯
按照要求,轻拿轻放,及时归位
1颗☆( )
记录习惯
及时、完整记录,清晰整洁
1颗☆( )
学业成果
科学概念
说出废弃物不同分类的标准
1颗☆( )
科学实践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了解生活中的废弃物
1颗☆( )
作业
请你设计一种既环保、又有效的垃圾处理方法。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