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捺》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攽p瞁祾>”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2-14 23:11:50 举报文档

以下为《《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捺》教学设计

***:伍某某

授课时间:2017年11月22日

授课地点:***

授课背景:***综合教研组课例研究活动

教材分析:

1.《捺》这篇课文是**_*法练习指导教材,三年级上册第9课。

2.本课的学习内容为颜体字的基本笔画,是学生在了解了书写用具,初步掌握执笔方法与书写姿势、临摹和用笔方法,并初步掌握横、竖、撇等基本笔画的基础上对基本笔画捺的认识和学习。本文要求学生能掌握捺画的书法方法,并能应用已学的临摹方法对带有捺画的范某某进行临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颜体捺的势态特征与书写要领。?

2.使学生初步掌握捺的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运笔方法。

3.使学生借助米字格能基本准确地临写出范某某的字形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引导学生读帖,了解范某某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养成读帖的良好习惯。

2.通过引导学生临帖、校帖和点评,提高学生的临摹水平和评价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通过赏析和临写,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2.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捺画起笔、行笔、收笔的书写方法和运笔技巧。

教学难点:

1.掌握捺画的书写方法和运笔技巧,并能基本比较规范地对范某某进行临写。

2.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形态美、文化味,激发起学生浓烈的写字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ppt课件、毛笔、墨汁、砚台、书写练习用纸(米字格毛边纸)、笔托、镇尺、毛毡、手机、小度Wifi、希沃授课助手等。

学生:毛笔、墨汁、砚台、书写练习用纸(米字格毛边纸)、笔托、镇尺、毛毡等。

教学方法:

采取“双主模式”进行教学,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通过ppt课件辅助,使学生初步认识捺画。运用“班班通”投影设备进行示范书写。学生通过观察、临帖、校帖等学习方法掌握所学知识。通过希沃授课助软件,利用小度Wifi将手机与电脑联接,实时将学生临写情况同步到电信屏幕,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及时讲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每个基本笔画都有哪三个书写步骤?

(起笔、行笔、收笔)

2.让学生将以前学过的基本笔画写一遍。并点题——捺,直接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知常达变,使学生在认识基本笔画时通过对一般规律的掌握,进而理解基本笔画书写的特殊性,从而达到全面认识其它基本笔画书写方法的目的。为学生今后的书法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索新知

(一)观察思考,认识捺画

1.比一比,掌握形态要点

(1)出示滑滑梯图和斜捺让学生比较它们的相似之处?

坐好的地方→起笔

滑道→行笔

梯脚→收笔

(2)小结捺的形态特点是:一波三折。

2.看一看,认识捺的形态

引导学生对捺画进行观察,初步了解捺写法。

捺画从左上朝右下弧斜行笔,上轻下重,腹圆背平。捺是往下按的意思,因此行笔时要不断下按,直至捺尾才提笔收锋。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学生最熟悉的滑梯与捺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捺画的一波三折。再根据知觉达变和原则,引导学生视频了解捺画的写法,锻练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掌握要领,书写运用

1.让学生根据基本笔画的书写规律,探索捺画的书写方法。

要求:

(1)用已学的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试写捺画,尝试捺画的运笔步骤。

(2)体会入笔、行笔和收笔与书写其它笔画的异同。

2.让学生从入笔、行笔、收笔这几个方面对捺的运笔步骤进行归纳。同时教师绘制运笔步骤示意图并板书:

运笔步骤示意图

① 向上逆锋入笔。 ①

② 顿笔折锋向右下行笔。

③ 提笔向右收锋,锋从中出,力送锋尖。 ② ③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进行尝试书写,并归纳出捺的运笔步骤,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捺的写法,为后面的书写打下理论基础。这样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当中,既降低了学习难度,且能让他们快速掌握概括主要学习内容,突破本课的学习重点。

3.示范与练习

(1)教师利用实物展示台通过屏幕投影进行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要点:书写捺画的一波三折。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利用希沃教师助手通过手机终端实时将学生的练习情况投影到电子白板上,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练习进行及时点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台进行范写,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捺的书写过程,掌握书写要点,再进行练习,从而进一步掌握捺的书写方法。教师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练习进行占评,让学生向写得好的同学看齐并产生自豪感,同时让出现的错误不再重复。

(三)范某某赏析,练习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范某某“入”和“天”进行读帖,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捺在汉字中的运用,并对范某某进行赏析。

提示:从整个字的外形、笔画的粗细、长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穿插、避让等方面进行赏析。

“入”字字形呈三角形,先撇后捺,撇轻短捺重长。

“天”字字形呈梯形,上窄缩下宽展。横画平行,上短下长,撇轻收,捺重而伸展。

2.教师通过投影范写,学生跟着进行书空,然后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同时利用希沃教师助手通过手机终端实时将学生的练习情况投影到电子白板上,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练习进行及时点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重点提示:每一次书写完毕,应进行校帖,找出存在的问题后,再进行下一遍书写。

3.对学生练习效果进行评价,先让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再作总体评价。

评价方法:

(1)字的总体结构。

(2)每一遍书写效果对比。

【设计意图】对笔画的学习,目的是对汉字的书写,通过范某某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笔画应用到相关文字中。通过引导学生对范某某进行读帖,有助于学生对范某某的结构的理解,为能规范地进行书写打下认知基础。校帖是书法练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不断地进行校帖,才能找出问题之所在,也才能进一步规范书写对象。因此,在本环节中重点强调校帖,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校帖的重要性,从而养成校帖的习惯。通过评价,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和长处和不足,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四)对比赏析

将欧某某《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玄秘塔碑》、赵某某《胆巴碑》中“天”字与颜真卿《勤礼碑》中“天”字进行对比,让学生说说捺在不同书体中的中同形态特点。

提示:捺在不同书体中长短、曲直、粗细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对比欧体、柳体、赵体与颜体“千”字,观察不同书法家的字,让学生发现捺的长短、弯曲、粗细等形态特点,强化学生对颜体捺画用笔特点的认识。

三、积累总结,拓展延伸

1.对本课学习重点捺画的书写运笔步骤进行回顾小结,捺的形态是“一波三折”,斜捺的写法是:逆锋起笔,由轻到重,收笔前顿,向右收尖。

2.利用课外时间在《勤礼碑》中找出带有捺笔画的字,进行书写练习。

【设计意图】对学习重点的回顾小结,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的书法练习中去。

四、板书设计

9 、捺

捺的形态:一波三折

运笔步骤示意图

① 向上逆锋入笔。 ①

② 顿笔折锋向右下行笔。

③ 提笔向右收锋,锋从中出,力送锋尖。 ② ③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