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 谷某某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9页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并掌握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分数及其各部分的 名称、会读写分数;
2、经历认一认、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说一说的过程, 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数感;
4、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平均分在分数中的重要性及分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分数各部分的关系与含义
教具:PPT课件、正三角形、长方形、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知
游戏:动手不动口(只拍手不说话,拍一下表示一个,拍两下表示两个)
师:4个月饼分给两位同学,每人分得同样多,每人分几个?
生:(拍2下)
师:2个月饼分给2为同学,每人分的同样多,每人分几个?
生:(拍1下)
1个月饼分给两位同学,每人分得同样多,每人分几个?
生1:(拍一下)(其他同学哄堂大笑)
生2:(不拍)
师:刚才有一位同学拍了一下,其他同学却哄堂大笑,为什么呢?
生:因为拍一下表示一个,可是他们每人根本没有分到一个,所以不能拍。
师:不拍手?大家都不拍手,是因为两位同学都没有分到吗?
生:不是的,分到了,但是没有一个,所以不能拍手
师:既然分到了,那为什么不拍呢?
生:其实每人都分到了,但是每人只分到了月饼的一半,不到一个,拍一下就表示分到一整个,所以不能拍手
师:老师明白了,那之前的老师都用数字写出来了,这个一半老师该怎么用数字表示呢?
生:直接写一半
师:它不是数字呀,其实,像一半这种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数,我们也可以用数字表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学习数学中这种不是整数的情况,如何用数字符号来表示,也就是今天的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选用学生喜欢的动手不动口的方式,既保证了课堂的有序进行,又解决了问题,同时,在两人分一个月饼阶段,学生发现拍手不能解决问题,从而引发了矛盾冲突,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自然而然的引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一半”,动手操作
师:一半,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中,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谁能举例说一说身边还有哪些一半的存在呢?
说一说自己心中的“一半”,
用数字表示出一半,认识1/2,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从下往上读,读作:二分之一;
/
师:刚刚大家创造并认识了1/2,如果老师手里有一个月饼,要平均分给三个人呢?每人能分得多少?用数字怎么表示呢?四个人?五个人?或者更多的人来分,每人能分多少呢?
(根据知识的迁移,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到这里是1/3、1/4、1/5等)
自己动手创造“一半”,涂上自己喜欢得颜色,并用数字标出;
给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得到1/2的;
老师点评学生作品,夸奖正确的,如有错误示范的,找出错误原因,并及时纠正。
三、巩固练习,知识运用
1、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分数
/
2、看图填空
//
/
(设计意图:以上部分练习的设置是为进一步巩固学生初步形成的分数观念,更多的将分母加以应用。同时,将数与形结合起来,数与形相互不停转换,在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同时培养数感)
/
/
(设计意图:针对分数中经常存在的细节性问题,前瞻性的加以练习,避免学生犯细节性的知识错误,同时有助于学生养成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后游戏:老师说数,学生指图(将分数设置成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辨认,件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增加他们的获得感、成就感,符合二年级小朋友的心理)
课堂小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
分数的构成及三部分各自的含义;
读、写、认分数;
分数是对整数的一个扩展。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
----------分 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
2--------分 母:表示平均分成了几份
读作:二分之一
反思:本次课原本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但是由于本次课面对的却是二年级的学生,所以应相应降低和减少本次课的难度和容量,在语言组织时,应更加的通俗易懂,精炼、简明,教师作为主导者,只有自己的思路应更加的清晰,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在数与形之间不断的相互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读分数,培养数感,增强学生的符号意识。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