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松隐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育德实施案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小学数学学科育德实施案例
松隐小学 吴某某
【背景分析】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理应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对于教书育人的系统工程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呈现】
片断一: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1、出示三(1)班订阅报纸情况统计表。
师:这是什么?
生:统计表
师:这是关于什么的统计表?
生:三(1)班订阅报纸情况统计表。
师:三(1)班学生订阅哪种报纸最多?为什么?
师:假如一个老爷爷没你们幸运,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将这张统计表转化一下?根据回答板书:条形统计图。小结:条形统计图中直条的长短比统计表更能直观形象的表示。板书(直观)
出示三(1)班同学三(1)班订阅报纸情况统计表。
师:你看到了什么信息?(统计标题、统计项目、单位名称、这些数字有什么含义?一格表示几、直条的含义)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统计标题 统计项目 单位名称 一格表示几
小结:这四个就是统计图的四个要素。
观察两张条形统计图,比较不同。
师:这张统计图是小巧画的,小丁丁也画了一张条形统计图,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两张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生:横轴和纵轴互换了。板书:箭头
小结:不管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都是条形统计图,都是用长方形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习惯上把统计项目放在横轴上,把单位名称和一格表示几放在纵轴上。
片断二:
二、观察比较,突破难点
课件演示:三年级和五年级各班收集废旧报纸情况统计
师:观察三年级各班收集废旧报纸情况,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三1班收集废旧报纸50张。
师:五年级哪个班收集废旧报纸最多?
小结: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
师:三2班和五3班哪个班级收集的多?
生:不能比较,因为不知道第二张图的一格表示几。
师:出示数字,现在能比较了吗?
结论:数量的多少不仅与直条的长短有关,还与1格表示几有关。
课件展示:亭林、松隐、红阳三校收集废旧报纸情况统计
松隐:直条超出格子线;
师:怎样调整统计图更加合理?多画些格子。图是题目画好的,格子是没办法调整的,还有什么办法吗?一格多表示点
红阳:一格表示的太多,直条很短;
师:怎样调整统计图更加合理?
师:想要画出美观的统计图需要考虑什么?
小结:一格表示的多直条就短,一格表示的少直条就长。在确定单位长度时,既要考虑数据,还要考虑格子的多少,这样才会让画出的统计图更美观,合理。
【案例分析】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反映了客观物质世界互相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规律。数学本身充满着辩证因素。它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发展辩证思想,提供了基础。因此,片段一中教师直接展示三(1)班订阅报纸情况统计表,通过提问如何让老人看懂统计表时,引入了统计图的必要性。启发学生逐步懂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在变化发展之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观点,逐步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抓主要矛盾等科学的思想方法,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内容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渗透点”进行教学。例如,片段二中观察三年级各班收集废旧报纸情况,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同一张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直条的长短来比较数量的多少,又通过比较三2班和五3班哪个班级收集的多时,让学生边比较边感悟数量的多少不仅与直条的长短有关,还与1格表示几有关。最后用到实际,让学生思考如何能画出美观的条形统计图,这样学生在学会读条形统计图的同时,有开始思考如何画条形统计图,也受到了联系、比较、转化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松隐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育德实施案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