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martinddiigg”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15:46:11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因此,我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教学过程:

一、激趋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美丽的西沙群岛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做导游,来,我们一起去我国的南海的岛屿看一看,记住哦,要把自己的感受与收获告诉我呀!

? 投影出示:中国地形图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这是首都北京,往南走,这就是西沙群岛。它像祖国的南大门一样,是海防的前沿哨所。

放录像:西沙群岛

师配合画面:那里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海底更像是奇妙的公园,海滩上有捡不完的贝壳,最有趣的是可爱的大海龟,海岛上群鸟纷飞,绿树成荫。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美丽的风光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①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一个怎么样的印象?

②课文是按着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

生:第二自然段是写海面的。

生:第三、四自然段是写海底的。

生:第五自然段是写海滩的。

生:第六自然段是写海岛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归纳:作者按照地点的变化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水颜色多),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多),海滩----(贝壳、海龟多),海岛上----(鸟、鸟蛋、鸟粪多),并且在介绍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它们的特点,使得这些景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分组学习,感受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

在这一过程中,我把课堂的主动权完全教给了学生。学生在小组内认真读课文,互相解决难字,尽量把课文读的流畅,全面地了解课文内容。学生兴致勃勃地计划着自己小组的游览路线,这样学生能在自由的空间里,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完成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游西沙群岛”后要将自己游览的见闻和心得在集体中进行交流和讨论。

我把课文学习方法设计为“游西沙群岛”的形式,并把小组学习设计成“西沙群岛XXXXXXXXXX自行游”,每一组的学生都是“小导游”,带着其他组的学生一起游历西沙群岛,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朗读第一段,带领同学进入西沙群岛。 (一)第一组:领略海面风光(小组同学朗读第二段)???

师:谁能说说描写海水的句子?海水都有哪些颜色?

生: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

生:深蓝的,青的,绿的。

生:淡绿的,杏黄的,淡青的。

师:这样的海水真是五光十色。(板书:五光十色)读一读

师:我们来到大海边,哇!这里的大海有蓝的,绿的,青的,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为什么海水会有不同的颜色?

说说海水为什么会“五光十色”?并用“因为XXXXXXXXXX,所以XXXXXXXXXX”的句式来表述。

生: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海水有深有浅。所以从海面上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师:那就让我们到这美丽的海水里再去感受。

(二)第二组:游览海底世界(小组同学朗读第三段、第四段)

师:西沙群岛不仅海水美丽,而且海底也是包罗万象。让我们穿上潜水衣,尽情地潜入这五光十色的海水中,去寻找那些海底的生物吧!

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问题:①谁能说说这一自然段写了几种海底生物?

②说说海底珊瑚是什么样的?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③谁能找出描写海参的句子?说说海参活动时的样子?

④谁能找出描写大龙虾的句子?说说大龙虾什么样子的?

生:这一段有三种海底生物,有珊瑚,有海参,还有大龙虾。

生: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生:海参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

生:大龙虾全身披甲,在海底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过渡:刚才这组的导游带领老师进入了珊瑚、海参、大龙虾的世界,其实在海中最多的还是鱼。

所有同学思考:①主要写了鱼的什么很多?

②从哪看出鱼的数量多和品种多?

师: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表示鱼很多,水也很多。

师:西沙群岛的海里,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吗”?

生:不是。

师:那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生:这样说是为了告诉我们,海里的鱼多。

师:对,你知道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

生:夸张。

师:你们还能从哪看出鱼多呀?

生:鱼成群结对地在珊瑚丛某某穿来穿去。

生:各种各样的鱼数不清。

师:从“成群结对”感受出鱼很多,从“各种各样”感受到鱼的种类也很多。(板书两个词)同学们,不同的词语同样能让我们感到鱼很多。

第三组:登上海岛,漫步沙滩(小组同学朗读第五段、第六段)

师:孩子们,你们在沙滩上看到了什么?

生:贝壳,海龟

师:你们喜欢吗?为什么喜欢?

生:贝壳很美丽,有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

生: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就没法逃跑。

师:那是不是很有趣。

同学们,现在我们登上海岛,看看海岛上有什么?什么最多?

生: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师:那可以看出那几话是这段的中心句。

生: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师:(老师朗读最后一段)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见识了它那迷人的风姿。现在,你们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你对西沙群岛的感情吗?(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后各派代表抒发自己的感情)

? 四、深入理解,学以致用。??? 再次有感情感情地朗读全文,细心地品味好词、佳句。利用练习加深影响。

例:①因为西沙群岛的海底地形高低不平,所以_______。

②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是因为_______。

③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可丰富啦!海底的岩石上有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_______。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______,样子______。一群群鱼儿在珊瑚丛某某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鼓起气来,______。各种各样的鱼,多得_______。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_______,_______。 (学生动口读一读、动手记一记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五、适时拓展,深化情感。

最后,我播放了课外的一段影片剪辑,是介绍海底的鱼类的,目的是想启发学生,让他们课外也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一些海底的产物,这样就把课堂很课外联系起来了,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不仅让学生学到了课堂上的知识,也让他们到课外去继续学习,对课堂的延续和补充。

在教学时,我要让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得到发展,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因材施教);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热爱语文,自由地发挥才能。我设计了以下的练习:

课文题目是《富饶的西沙群岛》,学了课文,从哪里看出“富饶”,用一段话或一幅画来描述。

课余时间阅读一篇?文章,把里面优美的语句摘抄三句。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