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宝鸡中学宋某某高三二轮复习必修一第三单元 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高三二轮复习《收入与分配》说课稿
**_*学 宋某某
一 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政治(必修1) 经济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6版)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本单元与第二单元呼应,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将学生视线由财富创造引向财富分配,引领学生进入新的经济生活领域,主要介绍个人收入分配和国家参与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财富是如何分配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目标应对每个知识点、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所要达到的程度和所要掌握的思维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弹性操作。
1.知识与技能
本单元知识的再忆和再现,从而自主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再忆知识,再现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通过课堂练习,复习巩固知识网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串联,使学生感悟我国的分配制度的正确性以及对收入分配公平的正确理解,从而从坚持我国的分配制度,支持国家收入分配公平的方针政策。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二 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本单元知识串联。之所以把本单元知识串联作为本课教学重点,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作为高考第二轮复习,把一轮复习过的知识系统化、体系化是最重要的,只有学生把单元知识串联在一起,才能形成较系统地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为高考打好基础。
第二,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因此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系统知识是复习基础知识、提高能力的必经途径。
(二)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难点是本单元知识与时政热点有机结合。之所以是教学难点,一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运用课本理论知识分析时政热点的习惯,因此在作题中遇到时政热点的题不知从何下手来做。二是因为时政热点往往是高考命题的材料,高考命题不回避热点,而学生在复习时容易注重课本知识,却忽视时政热点,因此在复习中运用知识分析时政热点,把知识理论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就成为课堂复习的难点之一了。
三 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及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主,辅之于教师的讲解。教师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再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最后通过知识讲解,使学生学到知识并提高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地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二)学法指导
根据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指导思想,指导学生采用:
1、自主学习(阅读)法:教学中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学会粗读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细读讨论问题,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有所认识,精读分析课文中的知识,对知识体系有个全面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探究学习法:通过学生探究、讨论自己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到的大量的事实以及书本上的探究活动方案,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促使学生探究、分析的能力的提高。
3、知识迁移法:学生在第一、二单元复习的基础上,将这部分知识迁移到解决问题上,做到学以致用。
四 说教学程序的设计
1. 教学程序的基本思想
本单元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以新课程“注重过程性、注重实践性、注重开放性”为设计理念,通过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使学生对学习资源(这里主要是教材、社会、时政热点等资源)进行整合,了解本单元的知识体系以及与时政热点的联系。
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和教材相关内容,联系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基础知识以及认知、理解和接受能力,使学生在具有民主性、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课堂中去探究。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从内容上看,学生在高三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在知识串联中渗透时政热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将时政热点与知识有机结合。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高三二轮复习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是承上启下的环节,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串联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巩固一轮复习的成效。同时又有利于三轮复习,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技巧。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本单元复习以知识串联为主,因此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串联为主,运用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通过回忆知识、自主串联、探究回答等过程来进行知识的串联。
五 说知识体系
(一)知识体系
是什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制度 为什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含义
收入分配 措施(3点)
效率与公平
含义
财政 作用
收入与支出
含义
特征
税收 种类
性质
公民的义务及违反税法的现象
六 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串知识
教师活动1:教师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串联知识,边串知识边提问,教师在串中问。
学生活动1:根据教师的提问回顾一轮所复习的知识,并在脑海中串联知识,学生在答中串。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并创设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对一轮复习过的知识进行再忆再现。
教师引导,学生析时政
教师活动2:提出时政热点,引导学生剖析。
学生活动2:根据教师引导,运用本单元知识剖析时政。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分析时政热点,使时政热点与知识有机结合。
独立思考,学生作练习
教师活动3:设计练习。
学生活动3:独立思考作练习,并在课堂上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本堂课的成效,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板书设计思想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板书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把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因此板书的设计在传统板书的基础上的创新就在于注重了过程而不是结果。
七 说教学反思
着眼于学生发展需求,在高三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串联知识,并运用时政热点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生活实践中,感受知识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提高认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以达到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宝鸡中学宋某某高三二轮复习必修一第三单元 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