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倍的认识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小学数学第五单元倍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50页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一第1题。
?2、教材分析:
? ?“倍的认识”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习内容。一共三个例题,例题1通过让学生用笔圈一圈,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是以学生做教室清洁的为情境,根据所给的两个条件,通过画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思路。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图理解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三、说教法:
?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
首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3名小朋友,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得出:2个4根及3个4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再揭示“倍”的含义(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说一说,让他们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 其次,课件出示例3,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摆圆,第一行摆2个圆,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这时,学生很容易理解第二行摆的圆必须有4个第一行那么多,也就是4个2,所以要在第二行摆8个。学生脑海里建立起“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并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
? 最后,通过师生的拍手游戏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为下节课的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 在这一环节中,书中的“做一做”几练习十七第1、4题,目的是巩固新知,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理清“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达到融会贯通。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倍的认识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