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报告(1)

本文由用户“mouse_zeng”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3 12:06:36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中期报告(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韩城市新城二小课题组?

2014年12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课题研究,几个月来,我校课题组全体成员能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缘由

1.社会形势的需要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成功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占据主导地位,面对新科技的挑战,社会急需大量的具有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而解决问题因其本身的特点,强调创造能力和应用意识,顺应了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趋势,呈现其特有的生命力越来越被国际教学界广泛关注。

2.我校实际需要

在我校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解决问题学习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日常学习表现为:错误率高,教学成绩不理想,有些教师把这些都归咎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差,粗心,马虎,不认真,其实并非如此,孩子在解决问题上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认真分析后我们发现,新课标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中的掌握与理解,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情况和数学学习能力,而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双基的达成,忽视了思维训练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方法上以模仿套用代替创新与生成,忽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用数学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后果是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不过硬,不能再数学问题的解答上游刃有余,因此我们必要抓住要点进行突破,以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为抓手,改变解决问题教学困惑,构建出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逐步内华,提升,优化,帮助学生感受策略学习的丰富价值使师生在研究中共同提高。

二、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行动研究方法”。其研究的主要步骤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开始行动—进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具体采用以下四步教学法:

1、情境问题意识。教师运用情境法,悬念法,矛盾冲突法,操作法,自学质疑法等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和学生一道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运用新学的方法或知识试着解决问题。

2、小组问题意识。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鼓励学生和小组中的其他同学一道去探索、分析,提出问题,学生从另一方面学会了跟其他人合作、交流,另一方面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启发了自己的思路。

3、小组间的问题意识。把多个小组合在一起分析、探讨,发现问题。学生从中比较不同的小组问题,以新的眼光重新评价自己所处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而扩展自己的思路。

4、个人问题意识。通过以上三步,学生逐渐将他人的意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

三、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理论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探索出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使学生的解题策略系统化,创新数学学科建设。

2.实践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会探索出数学教学中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找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切入点,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使所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多的机会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最终也会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素养、逻辑思维素养。

四、课题研究成效。

本课题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迈出了从敢问到会问的关键一步,并逐步向善问逐渐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呈现多样性,课堂质疑问难的触角延伸到课外。

1、构建有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策略意识

问题不同,解题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同一问题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通过构建一种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

2、学生的问题质量有明显提高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从较随意地问问题逐步发展到问题的数学味越来越浓厚了,问题的针对性也变得明确了。

3、学生质疑探究能力增强

学生中有部分“敢为天下先”,解决问题时有了与众不同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结论、新表达方式、新操作程序。(比如研究商不变性质时学生问:4XXXXX2=(4XXXXX3)XXXXX(2XXXXX3),为什么8XXXXX3≠(8XXXXX2)XXXXX(3XXXXX2)?我认为商不变性质是不成立的?)XXXXXXXXXX学生基本能按照以下流程获得问题解决培养的策略:发现问题(生疑)→提出问题(质疑)→讨论问题(议疑)→分析问题(析疑)→再提出问题(再质疑)。。

4、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课堂上呈现着“带着问题走向教材,带着问题走向老师”的新气象。而且这种学习品质迁移到其他学科。如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养成的想问、敢问的大胆品质直接影响到语文等学科,他们所获得的质疑问难品质将带他们走向一个个成功。

5、先进的教学观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中,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发生了深刻地变化,教师再也不满足把学生仅仅培养成一名解题的高手,课堂教学过程从直线性的变成曲线的、块状的、多元的XXXXXXXXXX教师提问的水平同样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那种零碎的、一问一答式的问题变成了整体的、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思维空间较大的问题。

6、教师的业务水平大幅提高。

课题组成员硕果累累。撰写的十多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十多次进行校、市级公开教学;课题组的成员参加市电子白板优质课评选获得一等奖;教师的提问水平明显强于研究之前,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五、问题与思考

1、首先,课题研究人员的理论知识修养仍不够,课题实施工作的开展和反思过于单薄,对研究过程的经验难以提升。同时由于缺乏专家层面的引领与指导,影响了课题研究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研究效果的优化。要鼓励教师争取学习机会,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并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本课题组教师外出听课、学习、观摩、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拓展专家与同行的引领、合作与支持的途径,努力实现将探索实践转化为研究成果的教育理想。

2、其次,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的总结、反思的能力较弱,部分教师对课题研究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模糊,既想改变教学方式,又怕影响教学质量,怕学生的过多提问影响教学进度,导致课堂改革举步维艰,新理念、新教材、旧教法的现象依然存在。

3、教师应多给予?“后进生”成功的体验。课堂中,教师不能只顾及优等生,而忽略后进生;不能只要正确答案,而鄙视错误答案;当学生提出自己内心的疑虑时,教师首先要加以肯定其好学善思的精神,并对其问题稍加分析,对偏离教学内容的题目,教师也要寻找问题的闪光点。

4、教师要注重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教师要善于寻找问题的现实感。

我们坚信只要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实践,下阶段的研究将会更有效。我们会以更大的热情去拥抱另一个灿烂的科研春天,促使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5-9-15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中期报告(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