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诗歌鉴赏客观题上课用》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法探究
三台中学补习中心 李某某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设题角度(考什么?)。
2、探究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设题陷阱(怎么考?)。
3、探究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怎么解?)。
4、提高诗歌鉴赏选择题的得分能力。
研题读纲明方向
阅读下面三首诗歌,探究高考诗歌选择题的设题角度和设题陷阱(考什么?怎么考?)。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题
宿武陵即事
孟某某[1]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
岭猿相叫啸,潭影似空虚。? 就枕灭明某某,扣舷闻夜渔。
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某某[2]。
注[1]孟某某: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困顿。
[2] 人物是秦某某:引用《桃花源记》中的典故。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川暗夕阳尽”以景物的光影变幻,写诗人对暮中江
水的印象。
B. “潭影似空虚”则表现诗人对夜色中深潭倒影天光的
独特感受。
C. 夜猿的啼声与望去深不可测的潭水表现出武陵之夜的
壮阔美好。
D. 颈联写诗人吹灭蜡烛在夜色里就枕安眠,耳畔传来渔
夫的阵阵歌声。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4题。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某某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某某,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
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某某,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3.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
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
D.第七、八句中的“时某某”与“日萧条”。
14.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题李凝幽居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某某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4、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
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
居紧挨着作伴。
C、“僧某某”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
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
表示不违背诺言。
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
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某某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
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
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
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命题心思了然心
归纳高考诗歌客观题的设题角度和设题陷阱:
锦囊妙计求高分
结合考什么,怎么考的分析、以前做题经验探究高考诗歌选择题真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北京卷)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某某。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濻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濻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
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
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濻鸾竟巢于某某
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读懂诗歌是关键
细读选项划要点
对照诗句细分析
审清题目明要求
参照陷阱明某某
正选排除巧妙用,
确保选项得满分
(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①—②题。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王维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某某,一倍惜年华。
①这首律诗共有几联对仗?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联????? B.两联????? C.三联????? D.四联
②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典贴切,反映了诗人的精神追求。
B.颔联流露出诗人因家贫待客不周的歉意。
C.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
D.全诗的语言清晰流畅,不见雕琢的痕迹。
读懂诗歌是关键
审清题目明要求
细读选项划要点
对照诗句细分析
对照陷阱明某某
正选排除巧妙用确保选项得满分
运用知识作判断
读懂诗歌是关键,
主客变化不离宗。
审清题目明要求,
细读选项划要点。
运用知识作判断,
对照诗句细分析,
参照陷阱明某某,
正选排除巧妙用,
确保选项得满分。
解题方法及技巧:
挑战自我勇尝试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9题。
漫成①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安史之乱开始,他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 。此诗作于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前往夔州的船上。①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②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与“江清月近人” 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
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
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
安宁生活的向往。
9.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反思总结再提高
小结本堂课,可谈谈本堂课的收获或者分享自己做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的的方法、技巧、心得体会等。[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诗歌鉴赏客观题上课用》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