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6.威尼斯的小艇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威尼斯的小艇》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卡居小学 丁某某
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课文中的一篇散文。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向我们展示了异国风情和小艇的重要作用。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抓住事物特点描写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样子、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3、领会作者抓住特点介绍事物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边读边想等方法,积累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利用课件,让学生感受威尼斯的风情。
2、引导学生品析重点语句,了解小艇的特点。
3、抓住人物活动描写的句子,引导学生感悟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领略威尼斯水城的风情,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品读赏美,从而使学生感悟到生活的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威尼斯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威尼斯的小艇》。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同学们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接着学习。大家想欣赏一下威尼斯的风光吗?
2、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读,并说一说听后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2、指名回答。板书。
三、自主、合作探究,深入了解。
1.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缺了那一段?(第1自然段)那么请同学们齐某某1自然段,读后说一说从本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引导学生说)
2、想一想:第1自然段在这篇课文中有什么作用?(中心句,总领全文)?
3、自主探究小艇的样子。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找出描写小艇样子的句子多读一读,用精简的字词概括一下小艇的特点。(学生自读2、3段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
4、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你的学习成果?(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点评)
小结:作者通过三个比喻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艇的样子和特点,这与作者的细致观察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板书:抓住特点写。)
5、研读“船夫的驾驶技术”部分
“通过上面的学习,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已经深深地印入了我们脑海。那么驾驶这些小艇的船夫们的技术又如何呢?”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哪个词最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操纵自如)
②、哪些动词体现了操纵自如?(挤、穿过、急转弯)
③、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呢?(本段的中心句,总领下文)
④、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小艇速度快;②、拥挤的地方能挤过去;③、狭窄的地方能平稳、快速地穿过,还能作急转弯。)你想对船夫们说些什们呢?(自由说)齐读:把自己的敬佩之情通过朗读展示出来。
3、了解小艇与威尼斯人们生活的关系。
①谈话:“作为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它与威尼斯人们生活的关系又怎样呢?”指名学生分段朗读5、6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描写的画面。听读之后让学生尝试用一句话概括小艇和威尼斯的关系。(人们的生活与娱乐都与小艇息息相关。)
小结:“是的,在水城威尼斯,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文章具有了生命力,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2、小练笔: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
3、自由读课后的“阅读链接—威尼斯之夜”,与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 26?威尼斯的小艇
1:威尼斯:水上城市 主要工具 小艇 中心句,总领全文
?
2、3:样子:长、深、窄 特点:轻快灵活???? ?? 总
??4:船夫的技术:操纵自如??? 分?????
??5、6:与威尼斯的关系:息息相关
课后反思: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26.威尼斯的小艇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