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本文由用户“liuxue303”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18:09:22 举报文档

以下为《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教学设计

***学 英语 巩某某

一、教学分析

(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阅读性质的文章,中心话题是“节日”,由五篇小短文组成,分别介绍古代节日的起源,亡灵节,纪念名人的节日,丰收节,春天的节日等,使学生了解各种节日的由来及其存在的意义。由于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各国节日以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由于文章较为浅显易懂,在教材的处理上本人进行了必要的重组与加工。

教材优势:内容联系实际能够引起学生兴趣, 并对学生了解中外文化有实际指导作用。

(二) 学生分析

1. 我校学生学习基础一般,高一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较高,需要促进其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在练习的设置上以比较简单的题为主,让他们既有收获同时又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2. 学生对有关中西方节日的课外知识有一定了解,并具备一定组词造句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应该会用本单元教学目标中提出的 Useful Expressions 表达基本意义。

(2)了解世界各国的节日,含义,由来与民俗。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加强教师的亲和力,增进彼此的了解与沟通,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优势

(2)带领学生领略世界各地节日和风俗,增强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难点

(1)学生应该会用本单元教学目标中提出的 Useful Expressions 表达基本意义。

(2)了解世界各国的节日,含义,由来与民俗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听 读 说 写

第一环节:出示图片 视频 明确目标(图片,视频)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掌握重点(音频、图片) 合作交流 突破难点(图片) 升华 拓展延伸(关键字)

第三环节:网络查阅 巩固应用(作业)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第一环节: 创境激趣 明确目标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 音频:用有关节日的图片导入本节课。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2.第二环节:自主探究 掌握重点

(1)项目一:快速阅读

教师活动:给出课文问题,引导学生快速阅读

学生活动: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讨论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有两个目的:

1给学生4个关于各国节日的开放性问题。教师创设一种探索问题的情景。并采取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

2、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共同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保持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项目二:精读课文 合作交流 突破难点

1学生活动:逐段细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说一说;

2、练一练。

2教师活动: 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细节问题

2学生活动:再一次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形式多样的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得把握文

章细节信息。

4.项目三:升华、 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出示课文中重点词汇及句子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学习记忆重点词汇和句子,并能灵活造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扩充知识。让学生学习几个重点词汇。扩大学生知识面,学会用这些重点词语表达基本意义。

5.第三环节: 网络查阅 巩固应用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上网查阅有关各国节日的信息,可以获得更多关于节日的知识

设计意图:1、上网搜索资料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用所学知识点写短文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

1. 本节课我应用图片、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让学生观看和感受,有效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学习的主阵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本节突出特点是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学习,采用分层教学,学生人人参与,各有所得,各有所获。

六.教学评价

1. 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巩固练习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在本课中的学习成果。

2.总结性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正确性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精神面貌,达成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互评,也可以实现学生自己在课后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是选修3的第一单元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是阅读课,主要内容是关于中西方的一些节日,所以这节课的重难点就在于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中西方一些比较典型的节日,以及这些节日的意义和人们在这些节日里举行的庆典活动。由于学生刚过完春节回来上课,所以对待节日活动印象还是非常深刻,所以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注重寓乐于教,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在课堂导入部分的提问过程中,通过一系列连贯问题,勾起学生对一些重要节日的美好回忆,以旧带新,自然过渡,并诱发学生思维,启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新课。在问题的设计方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简化问题形式用以激发学生兴趣。另外一方面,在学生答不出某些问题时,我会及时以提问形式启发。以疑激思,善问善导就是关键。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力求围绕以下几点: 1.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需要由浅入深、从易某某,使学生有好奇心,并且能够关注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动他们的心智,使他们的心理活动 定向于课堂的中心概念和内容上。 2.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启发性 启发性提问等于给学生提示思考方向、思考主题,能扩大思维广度、增加思考层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益于他们的智力发展。 3.注意检测的手段和技巧 在检测学生时,连续、合理的提问能很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紧扣课堂主题,培养流畅的语感。同时帮助学生总结教学内容和中心思想,从整体到个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我总结了自己在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课堂提问有关于节日的问题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积极,但是用英文能说出的节日较少,我也没有能及时教授学生更多英文节日的说法。 在一些西方节日的由来和意义解释的过多,以至于导入多浪费了一些时间。 在教学课后的检测时,时间稍微仓促了些,没能让更多的学生表达出来。 通过这节课的反思,在以后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本节课的设计之初,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着实让我思考良久。因此我设计了许多环节,让学生广泛的参与课堂,在体验参与中收获知识。

2. 大胆整合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Warming up,listening and speaking. 许多语言教育专家指出:语言能力的强弱与掌握语言材料的多寡成正比。语言材料输入量越大,语言能力提高越快.本节课的语言材料输入量也是很大的。

3. 采用任务型教学,以阅读为主,听说写为辅,注重实效性,既扩大词汇量,又提高了阅读技能。

4. 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课前要求学生查询湄公河的资料,许多同学以打印稿的形式上交,内容丰富,体现了新课程的资源策略,课内信息量大,并且融合了地理知识,体现了英语教学中的大融合教学

5.授之以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 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受益终身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要精巧设计,开展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不断通过努力,体验,感受学习中的成功和喜悦,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乃至生活态度。上完课总有许多的得失感叹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