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初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
(2) 通过对各种历史现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理解、分析、归纳、知识迁移等能力以及组织表达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组织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历史情境,扩大知识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
(2) 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归纳、想象、描述、交流中理解和评价历史,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 与相关的地理知识相衔接,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之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3) 强调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懂得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两汉对内对外关系。对内,出使西域和设置西域都护;对外,打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了同欧洲国家──大秦的友好往来。本课体现了两汉灵活多变的内外政策,反映了古老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学情分析
(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
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伴随着悠扬的乐曲,目睹这满目的黄沙,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人魂牵梦萦的峥嵘岁月。这堂课,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帘,拂落岁月的风尘,跟随汉朝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一起,重走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位置
①提出问题:西域——顾名思义就是西面的地域,那么西域到底在哪里?我们一起看图确定一下它的地理位置。(展示西域的图片)
②教师讲述:西域,听起来那是一个遥远的、陌生的、荒凉的地方。汉朝时,对于中原人来说,就是这么一个概念。西汉初年,西域地区是怎样的社会情况呢?
总结:经过文景某某,以及汉武帝的大一统,西汉国力强盛起来,汉匈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武力反击匈奴侵扰的时机已经成熟。
(2)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颁布《招贤令》: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招募有胆有识、果敢忠义之人,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第一次出使西域
展示图片《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
提出问题:汉武帝为什么要派张骞出使西域?
在出使西域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如环境恶劣,匈奴的威胁,大月氏方位不明等。
让学生表演历史小话剧《张骞不失汉节》,并提问:从张骞的身上你可以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教师讲述:历经13年之久,没有能说服大月氏国王联合夹击匈奴,那这次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作用?
讨论归纳:张骞的优秀品质是有胆、有识、有行、有恒。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
②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卫某某、霍去病大败匈奴,取得了军事上的绝对胜利。汉武帝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提出问题:这次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张骞出使西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西域和中原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不仅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且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过渡: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纷纷东来,他们经过的道路逐渐繁荣起来,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商道——丝绸之路。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概况
提出要求:请你设计一段导游词,向大家介绍充满梦幻色彩的丝绸之路吧!(主要包括:名称的由来、路线、沿途迷人的风景、古迹等)
(2)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某某纹饰相似的陶某某,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展示图片《海上丝绸之路》,同学们说说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影响吗?
(3)丝绸之路的意义
动脑筋: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3.对西域的管理
西域和汉朝之间的政治交往是如何呢?
③西域都护的设置
展示图片《西域都护府》:
解释:护,带兵保卫。都,总的。西域都护负责总管西域事物。从此,今**_*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初年,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北匈奴重新控制西域。为了恢复对西域的管辖,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了解班超和班超加强西域和内地的联系做出了的贡献。
(1)班超的介绍
①班超是一个怎样的人?谁能讲述班超的故事。
(2)班超的贡献
提出问题:班超在西域主要有哪些活动?
课堂总结(板书)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位置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
三、对西域的管理
1.设置西域都护府
2.班超经营西域
课后作业
谈古论今: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结合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谈谈你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