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比的意义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乐学 高效”课时教学设计
年级: 六年级 班级:二班 学科:数学
课题: 比的意义 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 兰某某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及其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明确分数、除法和比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求比值和比的未知项的方法。
3.在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能力。
学情分析:
这部分是在学生学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分数与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的知识放在分数除法的后面进行教学,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学习其他知识以及比例的知识打好基础。因为比的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例如按一定的比稀释清洁剂,加工混凝土等都用到比的知识。学生有生活的一些体验,因而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展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感受比的含义和特征,进而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比的意义,读、写法,会求比值
教学难点:
掌握比的意义,读、写法,会求比值
教学方法
小组探究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PPT课件出示教材插图。
(1)指名读图片的内容和简介。
(2)结合图片提问,怎样用算式表示两面旗的长和宽的关系?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用比的形式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比。
探究新知
1.认识同类量的比。
(1)15÷10表示什么?
(2)引导学生懂得:题中长与宽的关系还可以用比来表示。
(3)让学生尝试用比来说出宽和长的关系。
2.认识非同类量的比。
出示教材“神舟”五号轨道运行的信息。
(1)指导学生读题,思考: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
(2)思考:可以用比来表示吗?
3.明确比的意义。
总结: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4.组织学生自学教材第49页内容,讨论教材介绍了哪些知识。(比的写法、解法、各部分的名称和求比值)
5.探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与区别。
(1)观察求比值的过程。想一想比与分数有什么联系。
(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联系,想一想比与除法有什么联系。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6.讨论: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
三、训练深化
1.基础练习:完成教材49页1、2题。
2.巩固训练:完成教材52页第1题
四、总结收获
1.老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板 书
课后反思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比的意义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