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初步方案

本文由用户“qoo80324”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08:25:37 举报文档

以下为《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初步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初步方案

附件:

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初步方案



课题名称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姓名

马某某

工作单位

***学



年级学科

七年级生物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课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呈现相关内容。教材先从宏观上介绍组成泌尿系统的各个器官,阐述了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再引导学生分析肾脏的结构,从微观上认识肾单位的结构特点;然后,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明白尿的形成与肾单位有关;最后,教材再阐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形成的过程。

3.认同肾脏的结构与它承担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三、学情分析



本课时是以学习人体结构和功能为主的课型。学生对肾脏及肾单位的结构缺乏感性认识,尿液形成的生理过程也较为抽象,对此,学生需要想象和推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 的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生开展“观察与思考”和“资料分析”,结合多媒体课程资源,选用模型进行学习。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由学生日常饮食和排泄的必要性引入,结合教材“想一想,议一议”提出问题

正文讲解

泌尿系统的组成

思考以下问题,回答:

1.泌尿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注意关联顺序)

2.说出泌尿系统各个器官分别有什么功能?

3.观察与肾脏相关联的管道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分析进出肾脏的液体的情况。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将学生分组观察泌尿系统的结构模型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并表达和交流:

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流经肾脏的三条管道及内部流动的液体:

肾动脉:动脉血

肾静脉:静脉血

输尿管:尿液,初步判断尿液成分的来源

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模型进行演示,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泌尿系统

结合多媒体应用让同学们动态的感觉和观察泌尿系统。



五、同步习题



1.下列哪一项人体的生命活动不属于排泄?(  )

A.汗液的排出   B.尿液的排出  

C.粪便的排出   D.呼出二氧化碳

2.下列血管中,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网的是( )

A.入球小动脉 B.肺动脉

C.出球小动脉 D.肺静脉

3.下列关于肾脏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形成尿液  B.合成尿素 

C.排泄尿素和多余的水  D.重吸收



六、板书设计



/

/



七、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多媒体视频及演示实验,结合Flash动画的播放,让同学们动态、形象的理解泌尿系统和肾脏的功能及结构,快速、深刻的掌握本节课知识。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初步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