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初步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初步方案
作业题目:
请提交一个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初步方案。
提示:依据新课程教学要求,设计一个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的创新教学方案,方案要有别于以往的教学思路,重在创新和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作业要求:
1.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2. 按照附件中的模板来完成个人研修计划。
3. 教学方案要结合实际,设计合理、可行。
附件:
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初步方案
课题名称
积的变化规律
姓名
张某某
工作单位
***
年级学科
三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乘法运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在乘法运算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是整数四则运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将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奠定基础,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以及今后自主探索和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学生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探索、分析的能力,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索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不会感到很困难。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中,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益。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他们的积如何变化规律。”
研究问题,概括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试试看
组织小组交流
归纳规律: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什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概括:
整体概括规律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验算。
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积的变化规律。”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完成下列计算,说规律。
2、组织全班交流,概括规律:
(1)看课件,计算并思考有什么发现
6XXXXX2= 8XXXXX125=
6XXXXX20= 24XXXXX125=
6XXXXX200= 72XXXXX125=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2)看课件,思考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80XXXXX4= 25XXXXX160=
40XXXXX4= 25XXXXX40=
20XXXXX4= 25XXXXX10=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1)用下面算式来验证规律
26XXXXX48= 17XXXXX12=
26XXXXX24= 17XXXXX24=
26XXXXX12= 17XXXXX36=
18XXXXX24=
(18XXXXX3)XXXXX(24XXXXX3)=
(18XXXXX2)XXXXX(24XXXXX2)=
105XXXXX45=
(105XXXXX5)XXXXX(45XXXXX5)=
(105XXXXX3)XXXXX(45XXXXX3)=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积不变。
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思考积的变化与因数的变化相关
思考积的变化与因数的变化成正比
练习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培养学生探索思考的习惯
五、同步习题
书上练习九的1、2、3.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米,如果长缩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宽扩大到原来的四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某某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积——————————因数
在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七、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运用信息技术,展示教学目标,能让学生够直观看到学习的目标,心中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课件展示,便于学生归纳整理。
PPT展示并配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初步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