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纪实文本

本文由用户“dg12347895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23:28:43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纪实文本》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梯形的认识教学纪实文本

(一)分类比较,初步认识梯形

我首先组织教学,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特征是(揭示:两组对边平行) 然后引出画面(找出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四边形):请找出你看到的平面图形,并分为两类,说明分类依据。(同中求异: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然后(课件演示例3)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有一个面类似于梯形的物体? 引导观察比较,激发探索动机,培养发现意识。从而揭示课题:梯形的认识

我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结合生活画面引入新课,并通过两次递进式分类比较直逼梯形的特征: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形成梯形特征认知的基础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经验,让学生体验数学源于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操作体验,了解特征

本环节我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交流和讨论,从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认识等腰梯形。更清晰的展示出梯形的主要特征,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既符合直观性原则,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做梯形

我提出要求:你能做出一个梯形来吗?然后学生用纸折、画、钉子板围等做出一个梯形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我适时指导,然后学生汇报,展示学生结果。

2、说特征

我提出问题:刚才你们在做梯形的时候发现梯形有什么特征吗?然后指名3-4人回答,小结并板书: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3、比较异同

我引导学生思考: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先小组说,再指名2—3名学生回答,得出: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4、认识梯形各部分梯形的名称。

我首先要求学生引导自学课本第66?内容页,教学梯形各部分名称指明:上底、下底、腰、高。学生自学交流中我进行指导,明确高的意义指的是两底间的距离;并明了两底间的垂线段(高)有无数条。

然后让学生画一画,量一量:画出一个梯形,指出各部分名称并作高。

我出示等腰梯形,用折一折、课件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等腰梯形的特征。

然后让学生完成第66页教材中间的做一做,下面那些图形是梯形,画出每个梯形的高,分别指出它们的上底、下底和高。让学生独立完成,首先让学生用三角板验证每个图形是否是梯形,然后再做高,我重点指导,第一个直角梯形,第4个等腰梯形。

5、探讨四边形间的关系。

(1)首先我提出问题:我们认识了哪些四边形?

学生汇报后得出: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些图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图形。

教师接着提问: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请说一下你的理由,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那么我们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汇报,我及时给与评价指导,交流互动中得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属于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2)我归纳小解:我们可以用这样的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我用课件出示集合图,然后请学生说一说图示的含义。

(3)我出示小组合作要求,用学具摆一摆,弄清四边形间的关系。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操作,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共同理解含义。

(三)操作探究,深化新知

活动一:我出示活动要求:利用手中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任选其一,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学生操作汇报说明:破坏一组平行线。我适时板书:直角梯形

活动二:首先出示活动要求:利用三角形,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学生完成并汇报交流,说明:创造一组平行线

活动三:利用一条类似于长方形纸条,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小结:等腰梯形

我说明: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是梯形的两种特殊形式。本环节,以小组合作、操作探究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转换,进一步加深了对梯形本质特征的理解,同时又认识了“直角梯形”及“等腰梯形”的独特属性。 

(四)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完成书上66页做一做?

?(五)交流评价,总结升华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纪实文本》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