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课堂教学创新研究》研究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堂教学创新研究》研究报告
我校在“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思想的指导下,于1999年底,参与了武汉市《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总课题的子课题《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研究工作,成为该课题的成员学校。几年来,我们按照总课题组的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堂教学创新研究工作,具体研究了课堂教学创新范式、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策略。现将子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1、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提出。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是通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实现的,所以,知识经济社会呼唤创新人才。作为培养人的教育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审时度势地作出新的抉择——开展创新教育研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2、根据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提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书中曾指出:“教育可以培养创新性,也可以扼杀创新性。”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和传统教育观念束缚,我们的教育不能很好地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弊端:重少数,轻多数;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法,轻学法;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发展。其后果严重,致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下降,创新个性压抑,探索精神萎缩,根本谈不上学生自主学习,生动活泼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开展“课堂教学创新研究”。
二、研究目标及内容。
1、调查目前课堂教学现状,探究课堂教学中影响或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
2、研究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策略,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范式。具体研究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如何创设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课堂氛围以及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发展其思维。
3、通过研究,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变革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研究初期,我们选择基础较好的甘红枝老师担任的四(4)班、易某某老师担任的四(1)班进行行动研究,到2001年两个班学生以优异成绩毕业。2001年,全校教师都参加了该课题研究工作。
2、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为了摸清教学现状,使研究工作更具针对性,学校教科室对3-6年级全体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不同形式的调查,梳理出不同年龄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2)行动研究法。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丰富理论研究知识;改革常规备教方法,探索课堂教学创新策略;开展专题研究,构建课堂教学创新范式;开展“三优”评比,验证研究成果。
四、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三阶段。
(一) 调研阶段(1999年10月-2000年7月)。
采取听课、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教师教学现状、学生学习表现情况,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完成调查报告。
对教师着重调查了以下问题:
1、备课时你考虑最多的是什么?
2、上课时你是否介意学生中途打断你的讲课而提问?
3、在课堂上你多半关注的是怎样的学生?
4、课堂上哪类学生向你提问最多?
5、你对学生回答问题错误和经启发仍不能回答时的态度怎样?
6、课后有多少学生愿意接近你?
8、你经常向学生征求他们对你的教学意见吗?
XXXXXXXXXX
对学生着重调查了以下问题:
1、 你喜欢什么样的课堂?
2、 当你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怎么办?
3、 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上课?
4、 上课时你能积极与同伴讨论吗?
5、 上课时你能向老师或同学提问吗?
XXXXXXXXXX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课堂教学创新研究》研究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