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用word制作贺卡--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用word制作电子贺卡》说课稿
西塬中学 杜某某
一、 说教材
《用word制作贺卡》是在学生掌握WORD基本操作工具后,对图片、艺术字及文本框的进一步的学习。
基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进一步掌握word中运用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等综合操作方法。
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综合实践操作的能力。
发挥学生的设计才能和创意,并学会评价作品。
通过交流评价,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有自己特色的贺卡,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文档中插入各种不同的对象,如图片、文本框、艺术字、自选图形等的过程,并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感受用Word软件来制作电子贺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获得用WORD制作电子贺卡知识的同时,体会在word中综合文字、图片等的处理效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使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我安排的教学重难点是:
1、贺卡中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2、插入对象(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的格式(色彩搭配、位置摆放)设置。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我将采用激趣导学法、演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作品评价教育法等教法组织教学。这些教法,我将在教学各环节中具体阐述。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创新”。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好奇心强,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有了操作计算机的一般水平和能力,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文字录入和鼠标操作,对word的操作环境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具有创意的任务。在我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任务通过小组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三、说教学准备
上课前,我做好下列准备:
1、 检查微机室音箱、教师机,学生机,保证每台微机都能登录局域网。
2、 利用电子教室软件将课堂中学生所需的图片素材、文字素材、自制操作参考课件等文件传至学生机。
四、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五个流程:激趣导入---演示教学---任务督促回顾新知--课堂小结—课堂再练习(任务驱动式)
下面我具体说说各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播放送给母亲的贺卡,感知感恩的情感,接着让学生欣赏几张不同的贺卡,这样激发学生的情趣。接着师生共同得出 “爱需要表达与传递”,爱的表达的方法有哪些?我们现在长大了,学了很多知识,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电脑知识—用word来做一张贺卡,送给我们的亲人呢?创设这种情境的意图是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保持感恩的激情,为制作贺卡做准备。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我设计了第一个环节学生欣赏不同贺卡,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个环节:演示教学,探究新知
首先我出示一组贺卡,让学生观察分析:这张贺卡由哪几部分构成?学生就会回答:由背景、图片、文字三部分构成。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贺卡制作步骤。并对每个任务我采取了教师通过知识提示,使学生在任务下自主探究与实践,老师适时地指导与评价。
1、贺卡的大小(页面的设置)
先让学生打开WORD软件,找到页面设置,尝试练习,并出示自学任务:你能裁出贺卡的大小吗?提示学生理解课件的内容。教师利用教师机演示。
2、贺卡的背景(插入图片)
提问,同学回答,弄清图片用“插入”菜单中的“图片”,“来自文件”或者“剪贴画”。出示自学任务:如果想让图片为合适大小,你会操作吗?
3、插入文字(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
文字如何“写”上去呢?我提示:试试“文本框”工具。出示自学任务:你会设置文本框格式吗?
在操作过程中如有学生存在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想可以通过对课件的阅读,同学之间的帮助,教师的指点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新知。通过贺卡制作过程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设问启发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依次完成的子任务。通过问题的求解,完成了旧知识的迁移,新知识体系的建构,掌握了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的尝试中获得新知。
第三个环节:任务驱动,分组创作
首先布置任务:让学生两人一组,限定10分钟时间,运用学会的知识,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自己想要的贺卡,要求图文并茂。并把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记下来,在最后展示作品的同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接着我出示图片素材所在位置。
然后播放纯音乐,带动气氛,学生开始分组创作的同时,我巡视、指导、调控课堂气氛。
在这个环节中我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团体协作和自我创新,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作品欣赏,交流评价)
首先,小组作品展示: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我相机让学生就学习方法、操作技巧进行介绍。让同学之间展开互评,评出“优秀设计”奖,“内容精彩”奖等几个奖项。以及指出所需要完善的知识。
接下来,我选几幅好的作品让全班欣赏并作评价。
这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这样的评价方法,本着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利原则,旨在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也多样化。
在这个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信息的辨别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五个环节:课堂再练习(任务驱动式)
首先我提问几个学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五、说设计反思
本课的设计,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一)、情境与任务驱动的有机融合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情景和任务相吻合,这也是抓住信息技术的特点。以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为主线,从而培养学生接收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运用学科整合
在教学设计中,我还注重信息技术、美术和语文三学科的整合,这样,实现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倍感教学设计与实际课堂差距很大,有待提高与完善的甚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评委和老师指正。
谢谢大家!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用word制作贺卡--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