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教案 龙井徐某某

本文由用户“FormatDisk”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2 02:46:04 举报文档

以下为《巨人的花园教案 龙井徐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巨人的花园(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并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

3.能根据课文描写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并引导学生做一个善良、热情,乐于分享的人。

二、教学重点:能根据文字描写想象画面。

三、教学重点:根据故事情节,通过对比体会出“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相应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激趣,导入新课

导入: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听童话故事,是吗?那我们先来玩一个“看图片,猜童话”的游戏,好吗?教师依次出示:丑小鸭、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这些童话的有关图片,让学生说出相应的童话名称。学生回答完之后及时表扬。“哇,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看来我们课下都读了不少童话故事。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巨人的花园》。(板书课题)

(二)放手阅读,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a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检查自读效果(点名读),正音。

c将词语分成三组,请学生思考:这些词分别描写什么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洋溢”这个词

3、让学生结合课文谈一谈:巨人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4、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

5、请学生默读3-8自然段,并找出相关句子。

6、交流:巨人是怎样对待在花园里玩耍的孩子们的?

7、对比巨人三次说的话,谈谈自己的发现。

(三)交流感受,扮演朗读

1.体会交流巨人当时的心情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巨人三次说的话

a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b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c喂!你赶快滚出去!

3、请三个同学角色扮演读,其他同学充当导演,并提出朗读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巨人的形象特点。

4、在学生把握巨人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要做巨人那样的人,而要做一个善良、热情,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人!

(四)情境想象,品悟道理

1、请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围墙拆除之后,巨人和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的场景。

2、引导学生把花园里前后的景色进行对比,把巨人前后的形象进行对比,从而体会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进而得到启示“快乐应当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结:多么奇妙的童话呀!那我们怎么样才能把它讲好呢?就让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板书设计:

               9. 巨人的花园 (奇妙的童话) 孤独   孩子  快乐

          自私  (春天) 宽容

           冷酷      热情

【教后反思】

《巨人的花园》是一篇朴实的童话故事,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正是这些对比使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显现出来,所以我在教学这课时,就以“孩子”“春天”为切入点。然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出孩子与春天有关的对比变化。再通过让学生有感情的角色演读来体会巨人的心理,又通过把巨人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快乐要和他人分享”的道理。我深深地感受到整堂课上都是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取向,我只是充当了引导者,参与者。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但是本堂课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流程方面并不完整,没有起到相应的提示作用。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巨人自私、冷酷、凶狠”这个不受人喜欢的形象,进而引导学生形成“要做一个善良、关爱他人,乐于分享的人”的情感态度方面做得还不够突出。今后在教学准备时,我一定要将这些问题考虑周全,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落实。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巨人的花园教案 龙井徐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