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少年有梦》
姓名:
李某某
工作单位:
暨华中学
学科年级:
初2021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学第一课”,教学地位特殊,需要教师在授课前准确把握教学定位。本框是“少年有梦”,需要和学生一起讨论梦想的意义,共同编织梦想,鼓励学生勇于追梦;随后,引导学生探寻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激励学生用努力架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建立起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知识目标:了解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认识少年的梦想的特点;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能力目标: 理解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少年要编织梦想,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初中学生是一个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特殊群体,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从学生入校的实际表现来看,一方面,他们跃跃欲试,对新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希望在新的集体中展现出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更好的自己;另一方面,他们又会惴惴不安,担心自己不够好,担心自己在集体中不够优秀,担心辜负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基于以上考虑,教材第一课就设计了“中学序曲”和“少年有梦”两框内容,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小学生向中学生的角色转换,帮助学生理解和面对不断扩展的初中生活,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矛盾冲突的同时,使学生理解和面对不断扩展的初中生活,引导学生学会把握人生机遇,不断突破自我,发展自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度过一个美好、充实且有意义的中学时代。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目标导学一:有梦就有希望
(一)梦想的含义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梦想的重要性
①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②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少年的梦想的特点
1、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2、少年的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受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四)中国梦
1.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
2.基本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实现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目标导学二:努力就有改变
(一)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二)正确认识“努力”
①努力,需要立志。
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②努力,需要坚持。
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③努力,要有方法。
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科学用脑,学思并进,珍视团队合作。
在生活中,你会为实现梦想付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并希望通过努力实现各自的梦想。本节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梦想,鼓励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让学生懂得梦想是需要付出的,并不是空想、幻想,对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一些问题在课堂上不可能得到充分解决,如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愿望,获得了哪些心得体会等。要把道德与法治课的精神落到实处。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