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图像素材的处理》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像素材的处理》说课稿
舟塔九年制学校 赵某某
一、说教材
课 题:图像素材的处理
说: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图像素材的处理,选自电子工业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的《模块4 制作多媒体作品》第2单元《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的第三节。由于这是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新课标要求本知识块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认识到多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学会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正确合理地选择和采集,加工以及整理制作,了解其原理,解决实际问题。鉴于以上总目标以及本学科的特点,我为学生们选取了ACDsee 6.0软件,一起使用图片处理软件ACDsee 6.0来实现图形图像文件的处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以及本校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a. 裁剪和缩放图像。
b. 调整图像质量。
C.对图像进行效果修理。
2.过程与方法
a. 通过讨论学习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技能;
b.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对生活中的图像进行加工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b. 树立正确的图片修改理念,学以致用获得成就感。
○说:由于前面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这章的目标主要是根据信息的呈现需求,用适当的工具处理媒体素材,本次课就是建立在多媒体信息处理工具——图像处理软件ACDsee 6.0的基础上的。由于数码设备的普及,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图片处理的问题,学生们需要学习,也喜欢学习这样的实用型软件。我的教学目标就是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在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以致用,提高对图片素材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裁剪和缩放图像,调整图像质量。
○说:基于上述的新课标以及教材的要求,我归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其中教学重点是:裁剪和缩放图像,调整图像质量。这是以后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教学难点:对图像进行效果修理。
○说:图形图象文件的细微调节比较复杂,需要有耐心、有创新,如何利用细微的调节使图片呈现出更好的效果,是学生不易弄清楚的问题。利用任务驱动法,学生自主实践,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突破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与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说:教学法中指出,教学要因材施教,其中的“材”字,我认为不仅仅可以理解成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不同特征和要求的教材内容,即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教学方法。那么在本次课中,为了比较好的让学生掌握好本次课的两个不同特征与要求内容,我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即讲练结合法与演示法以及任务驱动法。其中,讲练结合法是为了学生能够及时的掌握所讲知识,讲练结合使学生更加熟悉具体操作,演示法为学生学习理请思路,任务驱动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使学生在乐趣中愉快地学习,并很好地掌握知识。
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
○说:这次课的具体实现我是将学生带在我校的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来进行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比较方便地对学生进行主导,也能非常好地让学生及时参与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说学法
自主实践与自主探索
我认为,学法是针对学生学习的方法而言的,首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本次课的学生已经是八年级下学期,通过之前的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经验,同时也养成了一定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思维习惯,但这种思维习惯是信息技术课对学生长期要求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一再强调了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本次课仍旧提倡学生用自主实践探索的方法去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一)、课程导入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1.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展示一些需要加工处理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些图片都存在什么问题。)
2.引入课题:“图像素材的处理”
3.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得到一张我们满意的图片呢?
4.引出ACDsee 6.0图像处理软件。
说:首先直接在教师机上展示一组需要加工处理的有问题的原图,和修改后的图像文件,并借助电子教室软件将教师机上显示出的图片内容一一传送到所有学生机的屏幕上。这样一来,不仅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还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本次课的学习主题上来了。此时,我便不失时机地提出本次课的课题:“图像素材的处理”。接着提出问题“那些原来的图片是经过了怎样的处理才成为修改后的正常图片的呢?”,进入正题。
(二)、新授
1.启动程序:
方式一:指向“开始”按钮并单击,指向“程序”菜单项,指向ACDsee 6.0并单击。
方式二:鼠标右键单击要修改的图片,选择打开方式为ACDsee 6.0。
方式三:双击ACDsee 6.0桌面快捷方式。
2.图片处理演示:
(1)图片1需要裁剪,图片裁剪。
(2)图片2需要缩放、旋转,图片大小缩放。
(3)图片3需要调整图片质量。
(4)图片4需要修复去除杂点和水印。
(5)给图片5添加效果。
说:在“新授”这个环节的指导过程中,以示范性操作为主,讲解为辅。就其中的界面结构的介绍采用对比法,加深学生印象,更容易理解不同软件的一些相同功能。但就“图片处理”这个步骤要做重点示范与说明。在示范过程中,要适时抓住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下一步,向学生解释清楚就ACDsee 6.0的使用的技巧,并给与相应的帮助。
(三)、学生实践操作
1.给出任务:
A 基本任务
用ACDsee 6.0将桌面上“文件接收”的图片文件按照要求进行加工处理。
B 扩展任务:
a 尝试对每个图片进行效果处理。
C 技术提示
给出软件操作过程中的提示,帮助学生更好的
说: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线”,从应用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从而掌握操作且能运用。利用基本任务来使学生掌握知识。
2.学生实践:
学生自行完成上述任务,既独立又协作完成,老师做巡回指导(同时,学生的自主探索会引导学生去接触其他功能)
说: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并且依学生个性发挥其独立和协作能力。充分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自由施展发挥的空间外还兼顾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强调的学生要通过协作来更好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展示作品、师生小结
○说: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有成就感,在展示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点拔实质,突出重点,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通过总结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自我探讨总结能力,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归纳总结(对学生的思维和理解来一个整理和补充,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个更系统,更完整的构架,便于学生巩固和再探索)
ACDsee 6.0是一个非常简单实用的图像处理软件,在经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后,我们会发现掌握好了ACDsee 6.0软件的使用,就会对我们今后的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提供大大的方便,同时对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会有很大帮助。
(六)、网络道德教育
展示几张恶搞图片
提出问题:你认为这样修改照片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引入高中生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审美能力,不随意修改照片,净化网络环境。
(七)、思考练习(根据建构主义提出的分层教学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学生都能怀有成就感,保持继续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同时也是对层次好的学生的鼓励与推进,以达到培养大家不断探索的目的,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
① 利用ACDsee 6.0修改一下自己的照片,看看效果如何;
② 看看ACDsee 6.0软件还有哪些功能。(基础较好的同学要求)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图像素材的处理》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