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窗外听课的孩子 教学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松花江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优美语句,感受信任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课文优美语句,感受信任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情感
1.导语:1931年,日本当局为实现其侵吞中国的野心,令其驻东北的关东军在制造了一系列挑衅事件后,于9月18日突然袭击*_**国驻军,次日占领沈阳。此后,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日军的魔爪伸遍了东北各地,东北三省先后沦陷。
2.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美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8页,轻声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课件出示)自己轻声读一读,要求清楚了吗?好,那开始吧。
2.检查自学情况
(1)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字词掌握的情况。(课件出示词语)现在我们来开火车领读。
(2)词语读得不错,现在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指名说——教师指导——同桌互说)
3.概括主要内容
4.读了课文,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5.提出问题:
是啊,谁敢试一试呢呢?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出示)
(1) 读文时产生的疑问在小组内交流,组内解决不了的再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来,大家共同研究解决。
任务明确了吗?那开始学习吧!
6.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品析文本 感受动作的细节描写
1.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能抓住重点词、句来提问题,相信这些问题在我们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就会得到解决。
2.现在请同学们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悲愤的歌声激起了大家思念故乡的情绪。1938年7月7日晚,武汉举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动,十多万群众分乘几百条木船,举着火把汇聚在长江之上。这时候,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应,十几万人的歌声掀起了巨大的声浪,汇成了人间罕见的、血泪凝聚的感情的交响。
4.学生汇报,教师对重点语句适时点拨。
(1)(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
特别能打动你,划一划,圈一圈。
6. 我发现同学们画了很多,觉得这句好,那句也不错,那谁先说一说?
b.你从哪儿体会到的?(运用了比喻句)
说的多好啊,正是因为这样生动、形象的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特点。老师找一名同学读。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窗外听课的孩子 教学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