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

本文由用户“zhuchao2b”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19:43:57 举报文档

以下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位:欧江岔镇学校

参赛老师:谭某某

8.1 牛顿第一定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8.1 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牛顿

① 、脚踢出去的足球,会在草地上慢慢停下来。

② 、脚不踩踏板,自行车会在水平地上慢慢停下来。

1、情景联想:

一、课前思考

2、实验演示 :

足球、自行车、小车为什么最终都会停下来

一、课前思考

③ 、手推小车

思考:

二、历史回顾:

①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② 、伽利略的观点: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1、历史观点:

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

实验探究 学法P15:

问题① :实验中为什么都要保持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自由滑下?

问题② :实验中为什么要选用不同的平面,改变了什么因素?

答:控制小车到达斜面低端的初速度相同。

问题③ :小车在不同材料上运动的距离相等吗?

二、历史回顾:

2、实验演示 :

③ 、斜坡实验

答: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阻     力越  ,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  。   

二、历史回顾:

2、实验演示 :

③ 、斜坡实验

①足球、自行车、小车能从动到静止的原因是什么?

答:物体受到了接触面施加的阻力

明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一、课前思考

3、情景答疑:

二、历史回顾:

①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② 、伽利略的观点: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1、历史观点:

力是改变物体

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历史回顾:

一个物体不受力,

那它的运动状态会怎样?

4、继续思考:

不变!

二、历史回顾:

5、牛顿主要成就及名言:

① 、成就:万有引力定律。

二、历史回顾:

5、牛顿主要成就及名言:

① 、成就:万有引力定律。

二、历史回顾:

4、牛顿主要成就及名言:

② 、名言: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① 、成就:万有引力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三、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总结:

一切物体没有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解读】

①一切物体:

②没有受力作用:

③总保持:

④或:

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一种理想情况。

三、牛顿第一定律:

2、解读牛顿第一定律:

例1:学法P17课后提升 1: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的( )

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

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

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

D、通过分析事实,概括和推理得到的

三、牛顿第一定律:

3、课堂训练:

D

一切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解读】

①一切物体:

②不受力作用:

③总保持:

④或:

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一种理想情况。

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其中一种状态,没有第三种可能。

三、牛顿第一定律:

2、解读牛顿第一定律:

例2:学法P17课堂训练 2:正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变运动的方向

三、牛顿第一定律:

3、课堂训练:

一切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解读】

①一切物体:

②不受力作用:

③总保持:

④或:

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一种理想情况

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其中一种状态,没有第三种可能。

三、牛顿第一定律:

2、解读牛顿第一定律:

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例1:学法P17课堂训练 2:正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变运动的方向

三、牛顿第一定律:

3、课堂训练:

C

例2:学法P17课堂训练4:如图所示,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

部消失,则小球会沿______路线继续运动,

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b

牛顿第一定律

v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解读】

①一切物体:

②都:

③原来运动状态:

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四、惯性:

无前提条件,运动的、静止的,质量大的、质量小的都有惯性。

1、惯性内容:

④性质:

例1:学法P17中考体验 5: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2、课堂训练:

四、惯性:

A、太空中的宇航员不具有惯性。

B、物体运动时具有惯性,静止时不具有惯性。

C、XXXXXXXXXX

D、XXXXXXXXXX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解读】

①一切物体:

②都:

③原来运动状态:

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四、惯性:

无前提条件,运动的、静止的,质量大的、质量小的都有惯性。

1、惯性内容:

④性质:

静则维持静、动则维持原来的运动。

是物体具有的一种属性。所以在表达上只能说“由于”、“具有”惯性,不能说成受到惯性,更不能认为惯性是一种力。

例1:学法P29中考体验 3:下列有关学习、生活中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2、课堂训练:

四、惯性:

A、学校足球课上,踢出去的足球,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XXXXXXXXXX

C、XXXXXXXXXX

D、XXXXXXXXXX

四、惯性:

3、想想议议:

① 、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随着金属片飞出。你能说说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吗?

四、惯性:

3、想想议议:

② 、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刹车时,XXXXXXXXXX;汽车突然

开动时,XXXXXXXXXX。

想想看,身体向前倾、向后仰的原因是什么?

四、惯性:

4、情景模拟:

①讨论:要想击中地上的目标,飞机应当飞到目标上空再投弹,还是提前一段距离?为什么?

四、惯性:

4、情景模拟:

②演示

投弹前:飞机和炸弹都 。

投弹后:飞机将继续 ,炸弹由于具有 , 仍然保持向前运动,所以不能到目标上空再投弹。

一起向前运动

运动

惯性

四、惯性:

4、情景模拟:

③分析

例1:学法P17课后提升 7:在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实验车,其顶部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下方吸有一颗钢珠.在实验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钢珠因断电下落.图中虚线表示以实验车为参照物,钢珠下落的路径,正确描述钢珠下落路径的示意图是(  )

5、课堂训练:

四、惯性:

C

例2:学法P17课后提升 13:小刚同学把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都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使它们在桌面上绕竖直轴水平旋转,如图所示,两个鸡蛋旋转情况有何不同,怎么辨别生鸡蛋和熟鸡蛋?

5、课堂训练:

四、惯性:

四、惯性:

6、情景再现:

① 、滑雪

四、惯性:

6、情景再现:

② 、骑自行车

四、惯性:

6、情景再现:

③ 、滑滑梯

四、惯性:

6、情景再现:

④ 、荡秋千

四、惯性:

6、情景再现:

⑤ 、滑车

四、惯性:

7、惯性的应用与预防:

1、套紧斧头 2、车限载限速 3、铁锹送物

4、系安全带 5、洗衣机脱水 6、安全气囊

属于惯性应用的有:

属于预防惯性的有:

1、3、5

2、4、6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3、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五、本节小结:

六、本节作业:

1、课堂作业:教材P19 动手动脑学物理2、3、4

2、家庭作业:学法P16-18 牛顿第一定律

3、思考:小明想出一个免费周游世界的办法:坐在一不动的热气球上,靠地球的自转实现目的,他的想法能实现吗?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