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说课PPT

本文由用户“cana_zhong”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07:43:39 举报文档

以下为《力的合成说课PPT》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力的合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

贾某某 说课部分 教材

分析总结

评价学情

分析教法

学法教学

过程1.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承上:

对前面学习三种基本性质的力的复习和巩固。

启下:

学习力学的一些重要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平衡、动量定理)理解应用的基础。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从力作用的等效性理解概念探究力的合成方法会应用方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2.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按要求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能力培养等效思想的分析方法 2.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激发兴趣,培养合作精神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1:通过实例,理解分力、合力、力的合成的概念

重点2:通过实验,探索“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则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基础跨越能力要求已掌握位移、

速度、加速度

等矢量及力的

图示和三种基

本性质力从代数运算

迁移到几何

知识对平行四边

形定则的

理解。三.教法.学法教法探究实验法为主

启发式教学为辅学法实验探究

归纳总结科学探究过程(25min)

知识拓展深化(4min)

自学共点力(3min)

学习效果检测(3min)板书设计(一)新课导入 学生通过实践体验 ,感悟等效思想。 实验:请两位同学用一根提起拴在绳子上重为1kg的砝码,再由一位同学自己提起这个砝码。 思考:两次提起砝码的过程,作用效果是否相同?学生施加的力是否相同?(一)新课导入 两次提水的过程中,作用效果相同,几位同学施加的力的大小不相同。问题:以上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等效替代(二)新课教学

1.由以上实例引出分力、合力的概念

2.

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结论:

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3.应用结论 引出求多个共点力的合力的方法(三)课堂小结1.学习效果检测

2.板书设计

§3.4力的合成

1.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概念。

2.力的合成

(1)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夹角的关系

① ……

② ……

③ ……

3.多力合成

(四)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教材第64页“问题与练习”第2、3题。 五.教学评价 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评价亲自探究力的

合成过程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

谢谢大家[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力的合成说课PPT》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