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稿 孙亮-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rqw12345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21:05:27 举报文档

以下为《交稿 孙亮-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虹桥第一小学校 孙某某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特性》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的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知道三角形的特点,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 经历实验探索、知识迁移、类推等过程,体会知识间的联系,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养成自主探究的精神。

3.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审美情趣,积淀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的含义,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旧知。

关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你学过哪方面的知识?

预设:定义、各部分名称、底和高、特性。

2.确定研究方向。

在一年级时我们初步认识了三角形,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三角形。(板书课题)

其实无论研究什么图形,方法都是相通的,现在要研究三角形,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要研究三角形的定义、各部分名称、底和高、特性。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三角形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进一步发展学生学会学习的素养。】

二、探究定义。

1.描三角形。

PPT出示:建筑图片

请你在每幅图中都描出一个三角形,完成学习单某某1题。

小结:其实,在古今中外的许多建筑中,都能找到三角形的影子.

2.画三角形。

3. 交流画法。

谁能说一说你是如何画出三角形的?

小结: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

4. 概括定义。

谁能根据刚刚描、画三角形的过程,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

预设: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交流:“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很好的解释三条线段是怎么“围成”的。

你画的三角形符合定义的要求吗?快检查一下。

5.跟进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感受古代文明与现代生活气息,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感受三角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淀人文素养。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画三角形是进一步帮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为抽象出三角形定义做准备。】

三、学习各部分名称。

1.各部分名称。

刚才我们通过描一描、画一画、说一说,知道了什么是三角形(指板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它的各部分名称。

谁能当小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2.学习表示方法。

交流:为了表达方便,我们通常用三个大写的英文字母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比如在三个顶点处分别标注上A、B、C,黑板上这个三角形就可以读作“三角形ABC”了。

四、学习三角形的高某某。

1.尝试定义。

谁能结合平行四边形的高某某,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某某。

书中对三角形的高某某又是怎样定义的呢?请大家翻开教材自学这部分内容。

2.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

4.概括总结。

5.讨论: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为什么?(预设:因为有三个顶点)

6.跟进练习:完成学习单中的第4题。在下面三角形指定底上画高。



(指生投影展示画法)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具备过一点做给定直线的垂线及画高的经验,此环节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学习三角形的高,有利用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高的定义和画法,在辨析中加深理解。】

五、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1.操作活动。

2.汇报发现。

3.揭示内涵。

4.学生举例。

5.实践应用。

【设计意图:以活动的形式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六、总结延伸。

正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使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就像我们之前看到的金字塔,正是因为把它建成了三角形,所以才能历经几千年的风雨而依然屹立不倒;阳明滩大桥也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才能够承载住川流不息的汽车;正是因为有那么多的三角形构架,才构成了现在这个大气庄严的鸟巢。

三角形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便利,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美好,只要我们能将学习的知识合理的利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创造更多属于你的奇迹!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交稿 孙亮-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