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调节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sky_o42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1 21:18:08 举报文档

以下为《植物激素调节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植物激素调节教学设计

【最新考纲】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4.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热点预测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之一,植物的向性运动、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都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试题常结合生长素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试题以选择题居多,一般是2~6分,非选择题常以图表形式呈现,一般是7~12分。

趋势分析 预计高考会结合实验分析与探究或曲线图来考查不同种类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特点及相互关系,另外对生长素发现过程的考查也将会是一个特色 。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植物的激素调节部分,是一个相对较为独立的单元。分析历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本单元知识点在高考中一直占有一定的比分,所考查的内容涵盖生长素的发现、产生、运输、分布、生理作用、应用、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等。

2.教材的编写思路:通过植物的向光性生长引出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然后重点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最后介绍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分布和主要作用。

3. 教材处理: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对本单元所有内容进行梳理后,将教学内容分成生长素的发现、产生和运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他植物激素的相关内容等几个部分进行教学。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的兴趣:该单元的许多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学生较感兴趣。

学生的知识基础:经过新课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激素调节这部分知识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学生的认识特点:总体来讲,高中生的认知发展已接近成人的水平,他们精力旺盛,思想敏锐,能言善辩,反应迅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运输分布。

过程与方法: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模式)】自学-辅导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和相应教辅资料

一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学生说明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科学家

实验

实验结论



达尔文







鲍某某?詹某某







拜尔







温特









归纳提炼 .巧记生长素发现实验的5个结论

(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2)发挥作用部位(靶细胞)——尖端下面的一段。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生长素作用——促进伸长生长。

(5)胚芽鞘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2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部位:主要在

(2)运输:极性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方向从形态学 运输到形态学下端;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3)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 的部分。

3.生长素的运输机制

(1)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与极性运输

①极性运输是指从植物体的形态学的 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极性运输(纵向运输)是由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不受重力影响。

②横向运输是指生长素由于单某某、重力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在产生部位的运输。

(2)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3)植物的向光性原因:

(4)植物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重力性原因



题型一 生长素的发现及相关实验拓展

1.(2016XXXXX*_**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①与③对照,说明胚芽鞘的生长与尖端有关

B.①与②对照,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C.②与④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

D.②与⑤弯曲生长,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有关

2.如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 ( )



A.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

B.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

C.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尖端存在

D.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

题型二 胚芽鞘生长方向判断

3.如图为使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或不透光的锡箔,以不同的方式分别处理胚芽鞘尖端或尖端下段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实验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其中能弯曲生长的是(  )

A.①②③④⑧   B.②③⑤⑥⑦ C.②④⑤⑥⑦ D.②④⑤⑥⑧

4 对胚芽鞘进行如下图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 后停止旋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 向依次是?( ????)

A.←↑→↑   B.←↑↑→ C.→ →↑→   D.→↑←↑

5.如下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某某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方法XXXXX规律|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

题型三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及含量比较

6 .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XXXXX、bXXXXX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某某照射,发现aXXXXX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XXXXX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XXXXX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XXXXX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XXXXX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XXXXX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及实验探究

7.(2017XXXXX*_**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8.(2017XXXXX东北师大附中期末)如图是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下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

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

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

10.为了探究光照和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进行了下列处理:一段时间后,①③④均明显向上弯曲生长,②弯曲生长不明显。根据上面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盆栽植物横放实验示意图

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某某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B.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C.①和②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某某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D.③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11 .(2016XXXXX全国Ⅲ卷,4)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XXXXX侧的相等

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胚芽鞘bXXXXX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XXXXX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dXXXXX从aXXXXX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XXXXX的输出量

作业

12.[2017XXXXX上海松江区二模]如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是(  )



①和② B.③和④ C.④和⑥ D.⑤和⑥

13.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弯曲现象的是(→表示光照)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14 (2017XXXXX**_*小贞要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她在暗室内设立一个斜坡装置,并将植株盆栽同定于斜坡上,再以灯泡连续照射,如图所示。若盆栽内土壤保持潮湿且养分充足,一段时间后,此植物的生长情形与下列哪一个图示最相似 (  )

15.(2015XXXXX*_**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有三种观点:一是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转运,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增加,促进作用增强;二是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三是向光侧抑制生长的物质增多。下图表示将玉米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并作不同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a~f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b、c<d,说明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了

B.若c+d=e+f=a,且e<f,说明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了背光侧

C.若c+d=e+f=a,且e=f(乙、丁向光弯曲生长),说明向光侧抑制生长的物质多

D.该实验还可以说明向光性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和向光侧产生了抑制性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16.(2016XXXXX**_*某研究小组用玉米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图甲是对玉米胚芽鞘进行的单某某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横切,切面如图乙所示,图丙示意的是一株倒伏的玉米植株。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的c处细胞对应图甲的a部位

B.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

C.图乙中的c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丙中的g部位

D.图乙中的d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丙中的e部位

题后反思

(1)重力、光照等因素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和分布,但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无关。

(2)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分布不均匀的因素有:单某某、重力、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的位置,以及用云母片等材料阻断胚芽鞘一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等。

注:太空环境中虽然丧失了“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但“单某某”的影响仍存在,且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特性不变。

板书

一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 对照原则 假说演绎法

二 生长素的运输、分布

1 极性运输 :遗传决定

2非极性运输:受单某某和重力影响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植物激素调节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