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送教活动设计方案

本文由用户“大赞杨桐”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20:45:11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一份送教活动设计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学员姓名

梁山

电话

***

电邮

530500



送教地区

***学

规模(人数)

30



方案题目

帮助物理教师提高物理生活化教育的能力



核心内容

主题: 帮助中学生把物理知识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内容提要:通过课例《光的直线传播》,进行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和总结提升环节,提高物理教师通过与现实生活现象联系来理解物理知识的课堂效果,促进科研及教学专业成长。



定位和目标

定位:通过利用物理原理进行手工制作和物理实验生活化演示教学,提高物理教师生活化教育的教学能力。

目标:1通过学习利用日常生活的材料制作实验教具,帮助教师提高动手制作物理实验教具的能力。2. 通过利用生活化物理实验操作演示上好物理实验课,提高物理生活化教学的能力。



送教方式

(1)通过课例展示,让老师们在“集体备课—研课磨课——观课评课——互动交流——总结提升”活动中提升业务素养。

(2)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



送教内容

1、明亮二中梁山老师给教师进行“物理生活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专题理论讲座.

2明亮二中姚某某老师现场上课: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直线传 播》,课后开展诊断评课活动。



送教规划

送教时段:2018年11月3日至段2018年11月10日

送教地点:***学

送教成员:梁山 黄某某 姚某某 李某某

张某某 石某某 李某某 韦某某

送教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8年11月3日至11月5日

(一)制定送教下乡方案(经费预算),建立送教团队并下发通知。

(二)选定送教对象。

(三)送教教学准备。

备课制定教案:

1.主备:梁山

2.磨课:参与的小组成员有:梁山 黄某某 姚某某 李某某

张某某 石某某 李某某 韦某某

(四)建立各方联系,以便信息沟通,获得相应的支持。

(五)确定送教具体地点和时间,以及相应的教学设备准备等工作。

(六)后勤和安全保障。

做好相关工作安排,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等。

(七)人员分工。

全体成员互相配合,共同完成送教任务,具体分工如下:

梁山:负责主持协调送教全部工作。

韦某某:负责制定方案和预案、下发通知等文秘工作。

李某某:负责与送教学校联系和组织学员参训等。

张某某:负责后勤和安全保障及学员组织等相关工作。

姚某某:承担上课教学任务并送课到白某某中学。

李某某:负责资源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

石某某:负责送教活动的拍照、消息发布等新闻报道工作。

二、送教下乡2018年11月6日至11月10日

送教环节:

1.诊断示范:11月6日上午

地点:***多媒体教室

送教团队评课成员:

诊断流程:

反思教学——互动评课——总结教学——修改教案。

2.研课磨课:11月7日至8日

研课磨课流程:集体备课——研修改教案——模拟上课——送教团队指导研修改教案——二次模拟上课

3.成果展示:11月9日

11月9日上***学,上现场课1节,课后组织参训教师进行互动评课。

总结提升:11月10日下午

总结提升流程:反思教学——交流感悟收——总结得失获得方法

送教管理:

主要采取教育部门组织协调,学校配合、送教团队和参训教师积极协作的方式开展管理。管理制度:

1.建立送教相关领导小组,依靠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模式保障送教任务的完成。

2.参训率、出勤率、合格率目标为100%。

3.参训者和培训团队要认真履行职责,负责完成各自相关的教和学任务。

4. 各方在送教结束后需要上交总结以及相关的培训材料。

送教预期成果:

目标成果:通过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和总结提升环节,促进教师科研及教学专业成长。

资源成果:如何利用日常生活的材料制作实验教具及利用生活化教具提高课堂效率。

其他成果:全体培训团队成员培训力、教科研力和指导力获得提高。

送教总结:

总结反思,效果评估,递交总结报告。

归集生成性资源共享成果。

经费预算:

送教团队交通费:280元

参训者伙食费:300元

学习用品费:100元

不可预计开支:300元 合计880元





资料存档(照片、视频、课件、讲座稿和反馈效果等)

由专人负责各类资料、生成性资源汇总归档上传,如问卷、教案、考勤表、课例等



反思不足和改进规划

不足:1.制定的教学目标没有立足于送教学校学生的学情,目标定得过 高,不能很好的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 教师还是受传统教法的影响,总担心教学任务没能在35分钟完成,在课堂中,教师讲的偏多,包办现象还存在,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空间比较少。

3.在整个研究活动中,个别参训老师积极性不高,教研流于形式,改革力度不大。





改进:1.送教前先深入送教学校了解学情,修改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2.教师的教研力、指导力、培训力有待加强。



效果评估



通过座谈研讨和问卷方式,让参训老师评估本次教研活动效果。学员评价很好,纷纷表示不管是教学理论还是教学能力均得到很大的提升,希望今后这样的教研活动经常开展,促进城乡教师专业共成长。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一份送教活动设计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