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化学教学设计----和庆英》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和庆英 **_*学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高一下学期《专题2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学生已经预习知道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并初步了解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对这些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加深,在引导概念的基础上给出关系式,并要求利用公式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并且通过计算得出用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反应的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例。同时要学会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以及计算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这些内容也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的基础。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二、学情分析 我面向的是高一的学生,高中阶段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抽象思维能力的形*_**。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与表达式;
(2)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3)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形成和表达式推导的讨论;
(2)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加深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化学实验的喜悦,培养同学间互助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应用化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
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五、教学难点
1.化学反应速率计算中的图像题分析
2.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引导、启发、讨论、分析,归纳。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烧杯、250ml锥形瓶、注射器、固体碳酸钙、0.1mol/l的稀盐酸、玻璃导管,胶皮管、镊子、秒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很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很慢。你了解下列化学变化过程进行的快慢吗?反应的快慢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投影展示图片]火药爆炸 、 溶洞形成 、 铁桥生锈、 牛奶变质
[总结]各种反应进行的快慢不同。炸药的爆炸反应进行得极快,石灰石溶洞形成的反应进行得很慢;铁桥生锈比较慢,而牛奶变质夏天就比较快,冬天会比夏天易保存些;
为此我们专门引入了一个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快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化学反应速率。
[板书]一、化学反应速率
[提问]在物理学科中我们学过速率的定义。
1、在物理中我们是如何定量地判断一个物体移动速度快慢的?
用速度来描述: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的大小
公式: v =△s/△t
2.[思考]如何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释疑]因为大部分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所以我们更多地用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板书]1.定义:单位时间内某物质浓度的变化(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2.表达式:v= (均取正值)
3.常用单位:mol·L-1·min-1或mol·L-1·s-1 mol/(L·h)
[过渡]化学反应速率是可以通过实验测定的。那么如何来进行测定?
[板书]二、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
[实验设计]1.实验目的:测定一段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测定出反应速率
[投影] 的大小。
2.实验用品:烧杯、250ml锥形瓶、注射器、固体碳酸钙、0.1mol/l的稀盐酸、
玻璃导管,胶皮管、镊子、秒表。
[板书] 3.实验原理:CaCO3+2HCl=CaCl2+CO2+H2O
4.实验装置:
5.实验操作:
6.实验数据处理:v=△V/△t 即为单位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学生活动]以上实验由三名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分工如下:甲学生添加药品,安装装置。乙学生用秒表计时。丙学生记录数据。
[板书]三、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投影练习]例1: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B的浓度在5s内从2.0mol/L变成0.5mol/L,在这5s内B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3mol/(L·S)
(课堂练习) 一个5L的容器中,盛入8.0mol某气体反应物,5min后,测得这种气体反应物还剩余6.8mol
这种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48mol/(L·min)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黑板上板演计算过程。注意学生对速率单位的使用情况。
[小结]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v=的运用。
例2: 向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4molSO2和2molO2,在一定的条件下,2s末测得容器内有1.6molSO2,求2s内SO2、O2、SO3的平均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比
2SO2 + O2 2SO3
2 1 2
初始量 4mol 2mol· 0mol
变化量 2.4mol 1.2mol 2.4mol 常用的关系式
2s末剩余量 1.6mol 0.8mol 2.4mol
v(SO2) =(4mol-1.6mol) ÷2L/2s=0.6mol/(L·s)
v(O2) =(2mol- 0.8mol) ÷2L/2s=0.3mol/(L·s)
v(SO3)=(2.4mol-0mol) ÷2L/2s=0.6mol/(L·s) 强调三段式的运用。
[学生活动]找一名学生讲解分析思路,并解出此题。
【思考、交流】求得的三个数值为什么不同?相互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它表示的是此反应的一种快慢程度还是该反应此时有三种快慢程度?
[小结并板书]1、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是可能不同的;
2、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课堂练习)根据下图填空:
(1)反应物是_A、B____;生成物是____C_。
(2)求2min内A、B、C三者的反应速率?
V(A) =(8-2) ÷2=3mol/(L·min)
V(B) =(8-4) ÷2=2mol/(L·min)
V(C) =(6-0) ÷2=3mol/( L·min)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3A + 2B = 3C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讲解分析思路。
[学以致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例3:对于化学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用HCl和CaCl2表示的反应速率数据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B.不能用CaCO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
C.用H2O和C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
D.可用CaCl2浓度的减少表示其反应速率
[注意] a. v表示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且为正值;
b. Δc表示指定物质的反应前后浓度的变化量;可以用液体浓度表示也可以用气体浓度。
[板书] c. 因为固体、纯液体(水、酒精)不存在浓度变化,一般不用其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d.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特别要指名具体的物质,如v(H2)(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为生成物。)
【质疑】如果要比较某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程度,若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能否比较?
例4: 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 (A) =0.15mol/(L·s) ②v (B)= 0.8mol/(L·s)
③v (C) = 0.4mol/(L·s) ④v (D)= 0.45mol/(L·s)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②>④>③>①
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比较一个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快慢,必须找同一参照物(同种物质)。
[学生活动]学生讲解分析思路。
(课堂练习)对于反应A2+3B2 = 2AB3以下表示的反应速率中,速率最大的是:(D)
A、v(A2)=0.4mol·L-1·min-1 B、v(B2)=0.8mol·L-1·min-1
C、v(AB3)=0.6mol·L-1·min-1 D、v(A2)=0.01mol·L-1·S-1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并讲解。
[强调]比较一个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快慢,必须找同一 参照物(同种物质),还要注意单位。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个内容: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二、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
三、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及同一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
布置作业: 相关练习题
1:反应 A + 3B = 2C + 2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为: 则该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为:
.
(1)v(A)=0.3mol/(L·s ) (2)v(B)=0.6mol/(L·s)
(3)v(C)=0.4mol/(L·s) (4)v(D)=0.45mol/(L·s)
2、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 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158 mol·(L·s)-1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
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3、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钢铁腐蚀 B.食物腐坏 C.炼钢 D.塑料老化
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某物质浓度的变化。
2.表达式:v=Δc/Δt
3.常用单位:mol·L-1·min-1或mol·L-1·s-1 mol/(L·h)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三、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1.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
2. 不用纯固体,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
教学反思:本课时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时,用了比较的学习方法,使其与物理中的速率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和共性,使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能获得准确、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化学实验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使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顺利进行,也便于学生掌握。受客观条件限制,学生不能进行分组实验,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遗憾。其中作业第3题的设计为学习第二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打下基础。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化学教学设计----和庆英》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