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化学平衡状态教案初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微课环节
微课设计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你好,我是大张老师。很高兴你能观看本次微课,不少同学爱喝碳酸饮料,喜欢它入口酸麻的感觉。这是什么物质造成了它独有的口感?对,是充入的二氧化碳遇水生成的碳酸。碳酸具有弱酸性可以刺激人的味蕾。同时,碳酸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密闭的饮料瓶瓶内气压增大。所以振摇饮料瓶,我们就会欣赏到美妙的喷发。
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问题讨论
实际上,大家可以发现,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存在着2个不同方向的反应。正向反应(CO2+H2O→H2CO3)和逆向反应(H2CO3→CO2+H2O)。实际上,这2个反应再同时进行。所以,在书写这个方程式时,我们就不能用等于号了,应该用“?”可逆符号。即CO2 + H2O ?H2CO3
这种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的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除了二氧化碳,我们上学期学习的氯气、二氧化硫、氨气与水反应均为可逆反应。实际上,大家可以发现,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存在着2个不同方向的反应。正向反应(CO2+H2O→H2CO3)和逆向反应(H2CO3→CO2+H2O)。实际上,这2个反应再同时进行。所以,在书写这个方程式时,我们就不能用等于号了,应该用“?”可逆符号。即CO2 + H2O ?H2CO3
这种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的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除了二氧化碳,我们上学期学习的氯气、二氧化硫、氨气与水反应均为可逆反应。Cl2+ H2O ? HCl+HClO
SO2+ H2O ?H2SO3 NH3+ H2O?NH3·H2O
通过旧知识,引入新知
知识讲解一
可逆反应其实普遍存在于化学反应中,哪个反应方向进行的程度大,反应整体就向哪个反应方向进行。就好比拔河比赛,左右都在用力,谁力气大谁赢。而不可逆反应就像是百米赛跑,只有一个正向,你不可能去倒着跑。
下面我们就以工业上合成氨这个可逆反应来进一步学习。工业合成氨的发明,展现了化学家伟大的创造性和光辉的科学思想,更体现了化学家对可逆反应的理解不断深入。
请你尝试分析合成氨反应过程中各组分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数据表,归纳特点。
可逆反应意味反应可以从左向右进行,也能从右向左进行。物质的浓度变化的表,数据繁多,我们可以尝试把它转变成C-t图像,再来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反应物浓度降低但不到零,生成物浓度增大,4分钟后反应停止。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反应物浓度不断降低,生成物浓度不断增加。4分钟以后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所以从宏观的表现反应“终止”。
现在总结一下可逆反应的特点:
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同时进行
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条件相同
可逆反应不会完全反应,只会达到了一定的“限度”。
那么反应达到“限度”是真的停止了吗?
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从正逆反应这2个角度分析。C-t图不能表示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存在。能定量的描述正逆反应则需要我们上节课讲过的化学反应速率。
正、逆向2个反应有各自的化学反应速率;
V正 表示正反应的速率即氨气生成的速率;
V逆 表示逆反应的速率即氨气分解的速率。
浓度大小和化学反应速率快慢具有什么比例关系?正比关系,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反之亦然。所以,描述可逆反应的正逆过程,则采用V-t图像。
所以在开始反应时,反应物C(氢气)、C (氮气)最大,生成物C(氨气)=0,所以V正 > V逆= 0,如同有入水口和出水口的游泳池,入水速率大于出水速率,泳池水不断增加。氨气生成的速率大于氨气分解的速率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有的平衡状态会打破,导致可逆反应会继续进行反应,直到V正重新等于V逆,新平衡建立。所以化学平衡第5个特点就是—“变”,这个特点,彻底改变了化学家们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化学研究从此迈入的新的阶段。
引发学生自己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总结知识点的同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化学平衡的几大特点。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可逆反应的基本概念,并且通过分析V正和V逆的V-t图像,学习可逆反应能够到底的化学平衡状态和它的五大特点—逆、等、动、定、变。
如何才能判断一个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呢?我们下节微课再讨论。本次微课到此结束,再见。
总结提升、巩固课堂。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化学平衡状态教案初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