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某---教学设计与反思2018

本文由用户“小树苗062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22:57:49 举报文档

以下为《王某某---教学设计与反思2018》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

<感知觉的概念及种类>教学设计

2018.10

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感知觉的概念及种类





执教者

王某某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北师大版《幼儿心理学》



教材分析

感知觉是心理过程中最基本的认识过程,本节课内容是教材中基础知识部分,是整章知识学习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已经有幼儿卫生与保健知识基础,且有初步幼儿园见习经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及不同种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学会“比较研究概念”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幼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比较,理解与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难点

分析研究感知觉的产生。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指导学生体验式学习,通过比较研究学习和小组讨论法,在体验中获得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发现新知】(2分钟)

【分析比较,研究新知】(约30分钟)

【思考练习,巩固新知】(约5分钟)

教师举起笔,问: “它是什么颜色的?”“这是什么?”

教师小结:“你们对笔产生了一次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与知觉的概念的比较(板书表格“概念的比较”)

教师问题引导:“认真阅读相关课文段落,结合预习,找出合适的答案填入表格。小组统一意见后派代表到黑板上填。”

2、总结概括

利用课件,师生一起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人脑”“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反映”。强调“个别属性”“整体”。对学生总结概括的结果作简短评价。

二、感知觉的种类(板书表格):

教师布置小组活动任务:”认真阅读相关课文段落,结合预习,找出合适的答案填入表格。小组统一意见后派代表到黑板上填。”

教师参与到学生小组讨论中,引导学生的比较分析,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教师指导学生的表述用词。

教师讲解分析研究感知觉的产生,以视觉为例。

利用课件投影练习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

四人小组交流,分析研究,代表到黑板上填。

学生用流畅的的语句连缀关键词,编出“感觉“”知觉”的定义。

小组讨论,分析比较

学生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总结概括的结果。

学生回答问题。

体验感知觉的不同



课堂小结

2分钟

提问: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布置作业

1分钟

预习填表:(投影)

幼儿感觉的特点

视觉

听觉

动觉



3岁前









3-4岁









4-5岁









5-6岁









幼儿复杂知觉的特点

方位知觉

距离知觉

形状知觉



3岁前









3-4岁









4-5岁









5-6岁













板书设计

概念的比较

感觉

知觉



相同点







不同点







举例







感知觉的种类

感觉

知觉



简单(基本)







复杂













教学反思



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了期望的水平.

本节课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整节课以感知觉的概念和种类为知识线,引导学生通过教材阅读、小组讨论的方法,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在黑板上抢先填表和讲解的方法,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和学习兴趣。

本节课始终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强调学生自己分析研究、获得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关注和研究教材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作业中的预习任务加强了课内外学习的结合。表格的运用提高了知识的系统化。

今后教学中会进一步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评价,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完成任务的意识。

本节课后,听课的教师对概念学习时运用体验学习给予肯定,并认为设计符合微课设计理念。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王某某---教学设计与反思2018》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