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9《烂漫的点地梅》课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烂漫的点地梅
六年级语文上册
(一) 自由大声地读课文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一、初读课文
写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
交流课前搜集相关资料。
课前资料搜集
点地梅:
报春花科点地梅属多年生密丛草本。轮廓为直径3~5cm的半圆球形。花葶自植丛中伸出,具数朵花;花冠紫红色,喉部黄色。花期6~7月份。喜凉爽,喜光,耐瘠薄。中国特有植物。产西藏东部和东南部,多生于海拔3000~4500m的河谷滩地或高山草地。四川西部也产。
高原点地梅
高原点地梅
高原点地梅
铁路的建设者们(观看图片)
铁路的建设者们
铁路的建设者们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要求更高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建设,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青藏铁路的开通,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他创造了很多世界之最,是铁路修筑者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后建成的。
青藏铁路简介
雪域(yXXXXX)高原 盎(XXXXXng)然
叩(kXXXXXu)开 姗姗(shXXXXXn)而来
小羊羔(gXXXXXo) 为啥(shXXXXX)
西部边陲(chuXXXXX) 拉萨(sXXXXX)
炽(chXXXXX)热 分娩(miXXXXXn)
(二)学习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内容却写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作者的用意何在?
(四)根据课文意思,将课文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自主完成)
唐古拉山脉海拔四千多米,常年天寒缺氧,四季冻土封某某,素称“人类禁区”。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部分(1~2段)
我和战友们来到青藏铁路工地已是盛夏6月,但这时唐古拉山下的布曲河畔,山光秃秃,地上处处仍是残冰积雪,丝毫没有内地在这季节里那种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盎然景色。唐古拉山留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这里永远是寒冬。
段某某:简略介绍了唐古拉山的恶劣环境。
1.自学。
a.快速浏览第二部分内容,勾画描写点地梅的语句,并说说点地梅是怎样的一种花。(有什么特点)
b.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交流:
学习第二部分:(3~13段)
描写点地梅的语句 (1) 它的根扎得很深, 枝蔓细小而矮,一丛一丛的几乎贴着地皮,根却在地下长得很深,一团一团地拥抱着热土。
小结:点地梅的特点(生命力顽强)
描写点地梅的语句 (2)
点地梅终于开花了。怒放的点地梅十分美丽。紫艳艳的花儿,大小形如豆珠,亭亭玉立地缀满枝头,仿佛一串串粘连在一起的紫色豆珠儿,散发着一阵阵浓浓的醉人芳香。阳光照耀下,花儿便紫得晶莹,紫得透亮,紫得鲜艳。天上是白悠悠的云彩,地里却是紫幽幽的花儿。青藏高原的天有多么的蓝,云有多么的白,点地梅就有多么美!
紫艳艳的花儿,大小形如豆珠,亭亭玉立地缀满枝头,仿佛一串串粘连在一起的紫色豆珠儿,散发着一阵阵浓浓的醉人芳香。阳光照耀下,花儿便紫得晶莹,紫得透亮,紫得鲜艳。
小结:点地梅的特点:(生命力顽强、美丽)
高原点地梅
通过描写点地梅的美丽与顽强,表达了作者对点地梅由衷的热爱与赞美。
学习第三部分(14~16段)
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出让自己最感动的语句,并有感情的读一读。
说说自己学习本部分后的感想。
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我更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思考:说说高原筑路兵与点地梅的共同之处。
答:平凡而伟大。
学习第四部分(17段)
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内容却写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为什么?作者的用意何在?
答:作者使用了托物言志(又叫借物喻某某)的写作手法,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感情、理想的寄托者。
三、小结
相关诗文欣赏: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竹石.郑某某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课外拓展
青藏铁路:世纪天路创造九大世界之最
世界之最1: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世界之最2: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世界之最3:穿越冻土里程最长
世界之最4:创高原铁路最高时速
世界之最5、6:最高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世界之最7: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世界之最8: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世界之最9:最高的铁路铺架基地
你知道吗?
五、作业布置
1.给朋友家人讲讲青藏铁路的故事。
2.背诵描写点地梅的段落。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9《烂漫的点地梅》课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