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说课稿——物质的量》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大家好,很高兴为大家讲解我制作的课件——物质的量。我是席婷婷,来自陕西宝鸡岐山。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的内容。
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概念,对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和实验技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EN5、班级优化大师、希沃授课助手的应用使课堂更有趣、更生动,进而激发了学生热爱学习的热情。
课堂导入:
联系同学们初中学过的用KClO3和MnO2固体加热制取O2的实验。在实验中我们往往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进而可以收集一定体积的O2。但是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粒之间的反应,那我们如何建立宏观的可见可称量的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呢?为此,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两者联系起来。
接下来,我利用思维导图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情感目标和重难点。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其概念,“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利用超链接、蒙层功能,通过故事链接,告诉学生学校需要购买粉笔,怎么办呢?若要准确知道粉笔的根数,又怎么办呢?我们知道,一盒粉笔的根数是确定的,一箱粉笔的盒数也是确定的,进而可以推算出粉笔的确切根数。通过这个实例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集合体”,并让学生建立“堆”的概念。进而引出它的研究对象——微观粒子。
然后应用类比的方法,引出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在这里我应用了对表格进行遮罩的功能。
接下来,应用超链接,展示1Kg的标准——国际千克原某某,进而引出摩尔的标准,在此利用板中板的功能,告诉一个C原子的质量1.993XXXXX10-26 Kg,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计算0.012Kg 12C中含有的C原子数,更深刻的了解其标准,约为6.02XXXXX1023个,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在这里我设计应用了课堂活动中的趣味分类和分组竞争功能,应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取学生,让学生在游戏中加以巩固对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然后再对物质的量的应用做以强调,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接着引出阿伏伽德罗常数,并强调其符号、单位。在这里应用超链接,让大家感受更生动的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并再次强调物质的量只能用来描述微观粒子。
应用蒙层功能设计配套习题,引导学生自己归纳粒子数、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练习得出结论,水到渠成,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最后指出在此关系式中NA为已知值,可以进行粒子数和物质的量之间的互算。
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我在这里设计应用了蒙层的功能。
在这里应用拖拽、计时器、图片层次设置等功能,设置相应习题加以巩固,使课堂更生动、活泼,学生更主动。
接着,通过例题给学生展示计算题的解题过程,并强调此公式应用时应注意用相应化学式指明该物质。
接着,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在练习本上解答,然后应用希沃授课助手,拍照上传学生的解题过程,对图片进行适当剪裁,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在白板上批注讲解,再次指出书写时该如何正确表达。通过应用希沃授课助手上传学生解题过程,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通过思维导图总结本节课,并布置相应作业。
这就是我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思路,谢谢大家的聆听!再见!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说课稿——物质的量》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