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信息技术基础A02

本文由用户“ko789163co”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9 00:54:21 举报文档

以下为《高一信息技术基础A02》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信息技术基础

——开学第一课

why—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现代战争是信息的战争

企业谋求发展

高考信息收集

案件侦破

国家各类政策制定

—信息技术课程安排

每周2节课,共计30课时

理论课与上机课相结合

重点:word文字处理+ excel表格操作+网页制作+理论基础知识

一般情况下没有作业

几点小小的要求

机房上课

认真完成课堂任务

机房座位按照学号排列,无特殊情况不得更换座位

禁止玩游戏,聊QQ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操作

同学之间合作互助

它们是什么??

行人禁止行走

禁止鸣喇叭

停车场

全球夜晚灯光图

你发现了什么??

各国夜晚灯光亮度的差异,体现了各国都市化程度的不同,经济发达的地区,夜晚灯光就明亮,且灯光的密度也高。

你发现了什么??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信息

什么是信息呢

天气预报

各类数据报表

金融资讯,购物指南

旅游攻略,地图

XXXXXXXXXX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东西。

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信息量的大小可以用消除“不确定性”的多少来表示

举例

信息的特征 NO.1

书是不是信息?

思考:

书是文字、图像的载体,也是信息的载体。而书本身不是信息。

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信息的载体: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纸张,胶片,磁带,光盘,大脑

载体依附性

信息的特征 NO.2

甲、乙、丙、丁四人涉嫌某案被传讯。甲说:作案者是乙。 乙说:作案者是甲。丙说:作案者不是我。 丁说:作案者在我们四人中。如果以上四人中有且只有一个说的是真话,则以下判断中成立的是( )。

(A) 作案者是甲。 (B)作案者是乙。(C) 作案者是丙。

(D) 甲、乙、丙、丁四人都不是作案者。

(E)题干中的条件不足以断定谁是作案者。

思考:

经过加工处理,特别是经过人的分析,综合和提炼,使信息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可加工处理性

信息的特征 NO.3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

传递共享性

信息的最大特点

信息的特征 NO.4

时效性

信息的特征 NO.5

为什么你会知道1000年前的事情?

史书记载

民间传说

为什么你能看到其他地方拍摄制作的电影?

录像带

碟片

可存储性

信息的特征 NO.6

真伪性

信息的特征 NO.7

20世纪初期,美国最大的***的一台电机出现故障,很多人搞了两三个月都修不好。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有***推荐了当时已经移居美国的德国科技企业管理专家斯坦门茨。斯坦门茨在电机旁边仔细观察、计算了两天后,就用粉笔在电机的外壳上画了一条线,说:“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人们半信半疑地照他的话去做,结果,毛病果真出在这里。电机修好后,有关人员问他要多少酬金,他说:“一万美元!”啊?一万美元!那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于是,便要求斯坦门茨列一张帐单说明费用的支出。斯坦门茨写到:“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这条线9999美元。”

帐单送***老板那里,老板看了后连连点头,很快照付了一万美元,并用重金聘用了他。

价值性

练习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源、知识 B.信息、物质、能源

C.财富、能源、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下列叙述中,其中( )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练习

3、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可转换性

4、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5、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练习

6.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 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 )

A:价值性 B:可伪性 C:具有可传递性 D:具有时效性

7、武王伐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这说明信息具有()特征。

A、可传递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 D、价值性

总结

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物质,能源,信息

信息的概念: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可处理性,可存储性,传递共享性,时效性,价值性,真伪性

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高一信息技术基础A02》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