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附件: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姓名:
李某某
工作单位:
*_**小学
学科年级:
二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黄山奇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本课讲的是闻名中外的黄山奇石,景色秀丽,十分有趣。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先交代了地理位置及景色有趣神奇的特点。第二至五自然段各写了一块奇石,分别是“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很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作者描写的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读来妙趣横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2~5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略黄山奇石的有趣神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领略黄山奇石的有趣神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抽象思维能力仍有待发展。《黄山奇石》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了解经验。因此,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在于图文结合,通过启发引导和图文直观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感受黄山奇石的风景。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旅游情境,复习生词导入
温故知新,上课伊始,教师营造出发去黄山风景区旅游的情境,并简单回顾课文主要描写的四块奇石。之后,以出示门票形式的生词卡片,指明让学生认读,以复习本课生字词。
生,较好的融入旅游气氛,并根据“门票”准确认读生词。
创设轻松愉快的旅游气氛,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并拉近与课文的距离。
二:走进课文,体会景点
首先,师创设情境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整体描写黄山奇石的特点,在指名学生朗读加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抓住“有趣”“神奇”这两个关键词,为之后的深入学习作奠基。
然后,师过渡:“现在我们出发去第一站,那就是仙桃石”,并出示“仙桃石”的图片,引导学生图文结合,通过朗读加观察图片,以及指名学生上台模仿仙桃石飞落的动作,从而抓住奇石的特点。
之后简短总结并过渡到“猴子观海”的学习,同样的这一部分内容为老师示范学习方法,通过图文结合,体会奇石特点,在这一环节上,还会为培养学生想象力为目的,不仅指名学生模仿猴子形象,并要求说说这一动不动的猴子,可能在想什么?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及创造性。
接着是“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的学习,这一部分,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出示相关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小组交流讨论完成“我是小导游”的自学环节小游戏,再在学生汇报展示的基础上,穿插对课文内容的练某某及奇石特点的把握。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是如何整体评价黄山奇石的。
指名学生交流得出:“有趣”和“神奇”这两个关键词,再全班齐读整体把握其特点。
生根据师出示的图片加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通过图文结合,指名学生上台模仿仙桃石飞落的动作,再次反复练某某,指名读,小组分读,加手势练某某。
指名学生朗读加全班齐读的基础上,邀请学生上台模仿猴子形象,并自由发挥想象说说这一动不动的猴子,在想什么?(在想云海太好看了,我还要看个够,或者在想怎么才能吃到对面的仙桃石呢?又或者是想跳下去洗个澡等等)
生观察图片加朗读课文相关段落的基础上,以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完成“我是小导游”的游戏环节,并指名学生上台当小导游,发挥自己的想象说明“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的名字由来,及相关景点的介绍。
再次带着理解朗读相关段落。
抓住重点关键词语,为全文深入学生奠定基础。
图文结合,激发学生对景点的形象化把握,并通过模仿关键词等形式,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感。
多种形式朗读,加深对相关段落内容的学习,并为后续的背诵做铺垫。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这部分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完成对四块奇石的形象化学习,从而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神奇。
三:仿写其他奇石,完成课堂小练笔
首先,师简短过渡,黄山奇石除了以上四块奇石之外还有很多很多,那些叫不出名字的正等着你们给它取名字呢。并配合出示其他奇石的图片,指名学生交流分享后完成仿写,并指名展示仿写成果。
学生自行观察后,选其中一图,进行仿写练习。同桌先互说给奇石取的名字,并仿照课文描写奇石的特点,完成仿写,说明取名取名的原因。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通过仿写其他奇石,培养学生对奇石真切的感受及自主学习和创造性的拓展。
四: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师简单总结本课内容,并由此引出“这些奇石都是亿万年来大自然的杰出作品,希望同学们长大后有机会能亲身走进黄山,欣赏它的有趣与神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生交流仿写后,跟随师脚步,再次复习本课内容,并进行主题深化体会。
二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很好的总结升华能力,所以由师完成简单的小结及情感升华,从而激发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五、教学策略选择
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学理念,注重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入手,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育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为此,我主要采用了指导学生自学法、配合创设情境法、朗读探究法,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法,同时引入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具上,主要以演示文稿讲解为主,事先准备精美“门票”(生词卡片)及仿写小练笔的作业纸。
六、教学评价设计
/
七、教学课件
见附件1
八、板书设计
/
九、教学反思
好的反思是老师不断自我提升与更新的必要手段。通过这堂课的实施教学,个人认为以下几点还有待改进:一、读的形式不够多样化;二、未能抓住二年级学生好动,自控能力弱,无太长时间定力的特点,后期教学课堂气氛有所混乱;三、时间分配上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抓住重点进行教学。
这些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改进:
1、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男女分读、小组分读、师生合作朗读、全班齐读等),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2、在课中加入合适的课中律动操;
3、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及优化教学过程,达到就重教学,及合理的时间分配。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