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本文由用户“bwfyyy”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2-23 15:32:35 举报文档

以下为《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三单元 溶 液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2.能说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

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4.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转化 (一)探究一:观察食盐的溶解

取一只小烧杯,倒入约50mL水,加入一小匙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用玻璃棒搅拌。仔细观察发生的变化,直至食盐颗粒在水中消失,触摸烧杯,感受温度变化。 一、溶解的过程问题:

1.食盐颗粒为什么不见了?

2.想一想,这杯氯化钠溶液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任某某,是否一样咸?

3.如果把上述氯化钠溶液倒入瓶子里密封起来,保存一个月,一年,两年……你猜测食盐会不会从中析出食盐颗粒来?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 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做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⑴ 溶液是混合物。

⑵ 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⑶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所组成。溶质大多是固态,少数是液态,极少数是气态 蒸馏水、酒精都是均一稳定的,它们是溶液吗? 讨论: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的?(一般是溶质在前,溶剂在后)气体液体固体液体量少量多非水物水溶液的命名溶质名(的)+溶剂名+溶液

如:碘与酒精形成的溶液,命名为:碘的酒精溶液,俗称碘酒。

溶剂为水,则省略溶剂名

如:氯化钠与水形成的溶液,命名为:氯化钠的水溶液,简称为:氯化钠溶液。1.溶质可以是 、 、 。

2.当两种液体互相混合时,量多的为 ,量少的为 ,但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 叫做溶剂,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 溶液。归纳总结固体液体气体溶剂溶质水水关于溶液的认识

(2)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3)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1)溶液的特征是什么?均一性、稳定性。不一定。如CuSO4溶液是蓝色的。不一定。如水就不是溶液、

酒精也不是溶液。问题与思考练习: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

溶质 溶剂

(1)硫酸铜溶液

(2)稀硫酸

(3)75%的医用酒精

(4)油脂溶解在汽油里

(5)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6)盐酸

(7) CO2溶于水的溶液硫酸铜 水H2SO4 水酒精 水油脂汽油白磷二硫化碳氯化氢水碳酸 水溶液为什么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点击上图右下角play播放氯化钠的溶解(微观).swf溶液为什么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Na+和Cl- 扩散到水分子的间隔之中。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食盐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氯化钠解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向水中扩散,均匀地分散到水中,所以食盐溶液实际上是离子和分子组成的均匀混合物。离子的直径很小(一般小于

10-9m),质量也很小,它们在水溶液中跟水分子一起不断运动,所以溶液是均匀、稳定的。溶液的微观组成? 1.氢氧化钠NaOH、硝酸铵NH4NO3分别溶解在水里,溶液的温度会发生什么变化?

2.写出你设想的实验步骤。

3.完成实验,将测量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二)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溶质不同,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热量不同,从而使溶液的温度发生不同的变化。 ????温度升高温度降低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较好的溶剂。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如果不加以说明,通常所提的溶液就是指以水作溶剂的溶液。..\..\视频、动画\溶解放热.wmv..\..\视频、动画\溶解吸热.wmv 过程扩散过程

(吸热)水合过程

(放热)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降低)

例如:NH4NO3固体溶于水吸热 = 放热

(溶液温度不变)

例如:NaCl固体溶于水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升高)

例如:NaOH 固体溶于水溶解溶液的应用:啤酒白醋无土栽培西红柿无土栽培芹菜矿泉水医用药水A、许多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

反应的速率。

B、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

要的意义。动植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

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

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

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溶液的用途【典例1】(2010·咸宁中考)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生理盐水

B.“雪碧”汽水

C.碘酒

D.冰、水混合物D知识点一、溶液知识点二、溶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B【典例2】(2010·南昌中考)小琪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 )

A.食盐

B.硝酸铵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固体 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

(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

(3)蔗糖溶于水时,形成了透明的蔗糖溶液,所以它属于纯

净物,而不属于混合物。 ( )

(4)澄清的石灰水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时,所得液体是溶液。

( )

(5)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 √ × × √ 2.( 2010·淮安中考)在家中,小明取少量的下列物质分

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蔗糖

C.芝麻糊 D.植物油

3.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形成的溶液中,前者是溶剂,后者是

溶质的一组是( )

A.糖、水 B.硫酸铜、水

C.酒精、碘 D.氢氧化钠、水

BC4.如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

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

侧U形管中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

该物质是 ( )

A.氢氧化钠固体

B.浓硫酸

C.硝酸铵晶体

D.氯化钠晶体 D 5.汽油和洗涤剂都能除去衣物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分别是什么?汽油除油污是溶解;洗涤剂除油污是乳化。去污原理溶解:如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乳化:如洗涤剂除去油污反应:如食醋除去水垢一种或几种

物质另一种物质分散到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形成溶 液溶剂被溶解的物质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溶质固体 液体 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溶解的过程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