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力 的 分 解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力 的 分 解
***学 张某某
【教学目标】
1.理解力的合成和力的概念,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
2.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会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
【教学难点】
分力与合力的等效替换关系
【教学重点】
会用作图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
【能力训练点】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索,总结规律的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
问题的能力,渗透等效思想.
【德育渗透点】 培养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师: 通过演示说明等效替换关系引出力的分解
例题1 演示: 在小黑板是事先固定好两根彩色橡皮绳,
并在两绳结点处系上两根细线。
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把结点拉到O的位置,同时请学生观察此时拉力F所产生的效果,接着用沿BO方向的拉力F1专门拉伸OB, AO方向的拉力F2专门拉伸OA,当F1、F2分别为某适当值时,结点也被拉到O的位置, 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作用的效果相同,F1、F2就叫做拉力F的分力。
学生小组实验:体会效果相同
总结得出分力合力的关系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 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力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3力的分解不唯一,在实际问题中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4分力是对原来这个力在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换,受力物体不应随力的分解而转移。
练习:试对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根据其作用效果来分解。
二、力的分解的解法
1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2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
⑴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⑵ 根据已知力和两个分力方向作平行四边形
⑶ 根据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知识确定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题2:如图所示,用绳将重球挂在光滑墙上,求球对墙的压力
和绳子中张力。
【解析】将重球受到重力进行分解,重力产生两个效果。
第一 : 使绳绷紧产生形变,由于绳的形变沿绳的方向,故重力第一
作用的这个效果用重力沿绳方向的分力G1来表示;
第二:重力作用使球水平向左挤压竖直墙面,使墙产生行变,重力的这一效果用垂直接
触面沿OQ方向的分力G2表示,
作出平行四边形。
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
G1=G/COSXXXXX G2=GtanXXXXX
分析归纳: 将一个已知力分解的四种情况
⑴ 已知两分力的方向,求两分力的大
小,如图,已知F和XXXXX、XXXXX,显然该力的
平行四边形是唯一确定的,即F1和F2的大小
也被唯一确定了。
⑵ 已知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已知F、F1和XXXXX,显然此平行四边形也被唯一地确定了,即F2的大小和方向(角XXXXX也已确定)也被唯一确定了。
⑶ 已知一分力的方向和另一分力的大小,即已知F、XXXXX(F1与F的夹角)和F2,这时则有如下的几种可能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F>F2>FsinXXXXX时,则有两解,如图所示。
如F2≥F时只有一解。
第二种情况是F2=Fsina时,则有惟一解,如图所示。
第三种情况是F2<Fsina时,则无解,因为此时按所给的条件
是无法组成平行四边形的。
⑷ 已知两分力的大小,求两分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绕着F的作用线将图转过一定角度时,仍保持
F1、F2的大小为原值,但方向不同,所以其解是不惟一的。
【小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分力是从作用效果相同的角度来替代原来的力,通常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力。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力 的 分 解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