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怎样排队好》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1 大家排好队
-----《怎样排队好》教学设计
*** 常某某
教材分析:
二年级部编《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1课《大家排好队》,共有三个栏目,分别是<还是排队好>、<哪些地方要排队>、<怎样排队好>,《怎样排队好》是本课的最后一个栏目。本课是根据2011年《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五条“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而编写的。本课程是道德与法治课,就意味着要加强小学生的法治意识,而低年级法治意识培养的关键就是建立规则意识。??排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生活事件。要想让学生在所有的排队事件中都能遵守规则并形成习惯,需要持之以恒的教育和熏陶。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他们的行为多是根据自己直观的感受和自身的利益来决定的,而规则往往具有束缚性,不是为个人服务的,规则制约是集体的秩序。所以让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规则,按照规则办事,并不容易,他们往往要经过多次提醒,才能建立规则意识。在规则意识建立的过程中,学生还会有反复。因此排队看起来很简单,但要让二年级的学生从内心接受和认同排队规则,并不简单。因此,要让学生养成守规则的习惯就必须让他们意识到如果大家都不守规则,秩序就会乱,整个生活就会一困糟,自己也就更不舒服。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排队的基本规则。 2、通过讨论知道如果在排队时遇到特殊情况,要有灵活的处理方法。 3、养成遵守规则排队的好习惯和礼让特殊人群的善良品质。教学重点:
了解公共场所中排队的规则,主动遵守并维护公共秩序。教学难点:
讨论和分析在特殊情况下如何灵活应对。
教学准备:
视频故事《为什么大家都讨厌大象呢?》、校园踩踏》视频、《一米线》介绍视频、ppt课件等
教法:引导学习法、谈话激励法、微视频直观感受法等
学法:讨论法、情景表演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辨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探知欲望。
1、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画,你们想看看吗?
2、播放动画片《为什么大家都讨厌大象呢?》,学生观看。
3、师:谁能告诉大象朋友,为什么大家都讨厌他呢?
4、学生说说:自己看动画片时,发现大象令人讨厌的原因。
5、师:同学们都发现了,大象不排队(板书:排队),只想插队,所以大家都讨厌它!
【设计意图:生动有趣、色彩鲜艳的动画,??更能够??快速地抓住学生的眼球,??孩子们的注意力能够很快地集中起来。??从“为什么大家都??讨厌大象呢?”这一问题入手,??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启动了,很快就??明白大家??讨厌??大象的原因??是因为它不排队,这样自然而然地导入到“排队”上来。?】
二:各抒己见、话见闻。
1、师:除了动画片中的大象不排队,大家讨厌他外,在你的身边,你见到过哪些不排队的现象吗???
2、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身边遇到过或见到过以及听说过的不排队的现象。
3、师:插队,不排队,除了令人讨厌外,还有许多严重的后果。
【设计意图:孩子们各抒己见,说说自己身边不排队的现象,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的欲望,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来自于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生活服务的目的。?】?
三:感知体悟、排队非同儿戏。
1、师:你知道不排队,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吗?
2、学生说说自己感受到的、见到的、听说过的因为没有排队导致的严重后果。
3、师小结:
不排队的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人们不排队会受伤,车辆不排队会发生交通事故,我们小学生如果不排队轻者会受伤,重者会失去宝贵的生命。(播放《校园踩踏》事件的新闻报道视频)。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说说,不排队有什么严重后果,学生会根据自己平时的见闻,说出不排队会使人感觉不舒服外,还会有危险,至于更严重的后果,学生平时很难见到。这时老师再用图片展示各种不排队的现象,比如车祸是因为车辆不排队,不按规则行驶造成的。播放《校园踩踏》事件新闻报道的视频,让学生走近现场,感同身受,深刻认识不排队还会失去生命,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排队的欲望,逐步形成习惯。】
四:共同探讨、排队妙计层出不穷。
1、师:排队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排队好呢?(板书:怎样排队好,接着前面板书的“排队”两个字补充完成)。请小组间的同学共同讨论,比比哪一小组的妙招多哟!
2、小组间同学共同探讨论,小组长记录小组同学共同探讨出的排队小妙招。
3、小组长进行汇报,师板书各小组汇报的排队小妙招。
过渡语:同学们真棒!你们的妙招可真多呀!那我们现在有请我们班的同学来演一演这种情况该怎样排队吧!
4、情景表演一:银行取钱
情景→今天我去银行取点钱,取钱的人真多呀!我会这样做。
(1)男生表演:自己会怎么做。
(2)学生表演后,指名女生评一评做的怎么样?接着播放视频《一米线》,学生观看后,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接着再来排一排。
过渡语:我们心中要坚守“一米线”,排队时要有间距,不能紧挨别人。(出示图片)叔叔上班快晚了,可前面有许多人,于是他就和前面的人一个一个商量,征得他们同意后,他先上车了,这种行为是插队吗?(学生谈看法),这种行为不是插队,只要征得前面所有人的同意先行,这是其他人对叔叔的礼让。
下面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个情景吧!
5、情景表演二:放学后,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来到公交站台坐车回家,这时后面走来一位腿受伤的小女孩和一位老奶奶,你会怎么做呢?
(1)请全班女生自选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2)采访礼让她们(小女孩和老奶奶)的同学:请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3)师:你是文明礼让的好孩子,请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她!你们平时礼让过谁或见谁礼让过吗?
(4)学生说说身边的礼让行为。
(5)师:文明礼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礼让的行为有很多,像银行、医院、景区都会写有老人优先、军人优先的提示。行使的车辆会礼让行人。当行驶的车辆和人听到110、119、120车的警报声,大家都会立即向公路边靠,把中间宽敞的道路留给他们,就能红灯也让他们通行,这是人们自觉主动地为他们让行!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见闻不同,智慧也不同。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排队的小妙招这一活动,既关注了孩子们的个体差异,也为学生创造了多边互动互助的环境,培养孩子们互助协作的精神。
为突破本课中“一米线和文明礼让”这两个重难点知识,设计两个情景“银行取钱”和“放学坐公交车”,男生演“银行取钱”这一情景,女生演“放学坐公交车”这一情景,孩子们在参与中更容易理解“一米线”的含义,它既能保障我们的安全,又能保护大家的隐私。也掌握了在规则与人文情怀发生矛盾时,我们要考虑到人文情怀,帮助哪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同时也知道了文明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
五、总结提升、巩固导行。
1:想一想,辨一辨。(出示图片)
(1)冬冬在排队途中电话响了,他去接电话后,还能站在原位置吗?
(2)放学路上,小明和他的朋友排着队横着走在公路上。
(3)明明去饮水机旁接着喝,前面的叔叔让她先接,他该怎么做?
2、师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探讨出这么多的排队方法,希望同学们都能牢记这些小妙招遵守秩序,文明礼让!一个星期后,我们来评一评,哪位同学做的好,是排队小先锋、文明礼让小标兵,好吗?
出示:我排队我快乐 我礼让我文明!(让我们大声的呼喊出来吧!)
【设计意图:“想一想,辨一辨”让学生来思考,用所学的知识来辨别,补充了生活中其他排队的方法和文明礼让的好习惯。老师的总结,激发学生比赛的欲望,促使孩子们用所学到的排队方法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一宗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治》中的法治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规则意识,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智慧。
在教学中,我首先设计的是让学生通过教材中的图片来探究排队方法有哪些,可是课堂效果却不是那么好,学生也只能说出“人人都要排队,不能插队,先来排前,后来排后”,排队的其他方法在我的反复引导下,才又说出一些来,老师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学效果也很差。通过再设计,从学生身边入手,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见到的排队的方法和自己的排队方法,孩子们在小组间互相碰撞,集大家智慧于一体,排队的方法就层出不穷,学生侃侃而谈,老师也很轻松,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生活中要排队,排队的小妙招也牢牢扎根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宗旨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教学本课时,我最先的设计是让学生在最后环节,分小组来排排队,看哪一组排的好,可是孩子们比赛时出现了一个紧挨着一个的现象,排队中没有间距,对一米线仅仅停留在认识上、思想上,却没有落实在行动上。于是在又一次的设计中,我就安排了两个情景表演,孩子们在表演中真正感受到了一米线的重要性,感受到它既保障了我们的安全,又保护了我们的隐私,从而促使大家在今后的排队中都要做到坚守一米线。 情景的表演还让孩子们树立了文明礼让的好习惯,能自觉礼让老弱病残孕幼等。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中的不足我将努力改进,争取让自己的课堂大放异彩,让我的学生爱上我的课堂!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怎样排队好》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