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认识周长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认识周长
姓名
寇淑凤
工作单位
***
学科年级
三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课程标准要求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是:利用实物和图形,通过描、画、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体验“封闭、一周”这些词,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二、教材地位作用(用知识结构图说明)
《认识周长》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因此,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
三、学情调查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
“认识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有逐步深入、提高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确定(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
2.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是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六、教学过程
一、理解周长的一般含义
(一)、指一指,感知周长。
1、一、创设情境,理解周长。
小明身体不好,他爸爸帮他制定了一个锻炼计划:每天围着操场跑一圈,下面呢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跑的。
师:第一次出发了,看看和你想的一样吗? 师:谁愿意上来指一指他应该要沿着操场的哪去跑?请学生上台指。
师:这条线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操场的边线。
师:第二次,又开始跑了,看看他理解了爸爸的意思没有? 师:谁来指一指他应该要怎样跑?
师:沿着边线跑最后要回到起点上,这样才是跑了一圈。 师:第三次看他跑对了吗?谁来说说他是怎样跑的? 请学生上台指一指。并出示操场各边的长度算出一周的长度,引出新课 (板书周长,揭示课题),然后我让学生动手摸一摸三角尺的一周的长度,感受周长就是: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二)、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描一描树叶的周长,感悟周长
设计的理念:创设动画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和兴趣,再通过摸一摸、描一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三)、 通过指一指、描一描判断哪些图形有周长的活动再次理解并完善周长的含义。判断课件中的4个图形哪些是有周长的,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完善板书“封闭”). 设计理念:使学生通过观察对比的方法总结出周长的概念,再经历描一描的实际操作,使学生明确物体的周长必须要首尾相连,突破教学重点。
二、活练——练习巩固。我安排了两道辨析题和一道选择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建立空间观念。
三、明确要求同桌合作,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圆的周长,验证猜想。设计理念: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方式,学生经历“疑问——讨论——探究——验证”的过程,使学生知道测量的两种方法,深化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及应用,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同时为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作了准备;突破教学难点。
四、运用周长,解决问题。将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不规则图形,比一比谁的周某某?面向全体学生,另外通过对比辨析练习,加深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体会图形转化的方法,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五、善思--反思质疑、总结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
六、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七、教学评价(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认识周长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