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权下的自我 李某某

本文由用户“nibiantai11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2 09:57:25 举报文档

以下为《神权下的自我 李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神权下的自我 浆水中学:李某某西方人文精神三个阶段: 1.(公元前5世纪)发生:古希腊智者运动——自我意识的觉醒

2.(14-17世纪)复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性的复苏

3.(17-18世纪)成熟:启蒙运动——理性的启蒙

一、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1.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材料1.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这首先是由于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那里的新兴资产阶级——大商人、企业主、银行家为了增加财富,就需要扩大业务,改进经营,提高效率,因而也就需要……各种人才。他们要求物质享受和优美的艺术欣赏,这就需要为他们服务的教师,医生,建筑师,艺术家等为他们的现实生活增添乐趣。这客观上需要促使一种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产生并且发展起来。 ——李某某《简明世界通史》(1)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2)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材料2:雕塑——

《安东尼·奥索》

材料3: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罗巴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以国家而论,在这次大瘟疫中,意大利和法国受灾最为严重;在城市中,受灾最为惨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乡佛罗伦萨: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大瘟疫引起了大饥荒,盗贼四起;天主教的威信受到极度沉重的打击;……生死与否的不确定性使人们产生一种“活在当下”的情绪。 材料4: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些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某某《世界中古史》(3)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想一想,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与文艺复兴运动有关吗?(4)印刷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一、文艺复兴——古典文化的“再生”1、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城市兴起

政治:教会的黑暗统治

社会:黑死病在欧洲流行

文化:意大利保留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科技:较早接受了中国的印刷术和造纸术注意问题:1.文艺复兴并非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得到启发,认识到人有无限的潜力和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

2.文艺复兴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分不开,但是由于新兴市民阶级力量弱小,需要借助复兴古代文化来反对宗教。

3.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促使人的觉醒。

4.文艺复兴之所以最早发生在意大利,是因为意大利有古典文化的传统以及新兴资产阶级兴起。

5.说明一定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彼特拉克与《秘密》 材料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或主义? 人文主义 感受名著的魅力,领略人文主义的风采一有一位死心塌地皈依天主的教徒将儿子从小带至深山中隐修,以杜绝人欲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着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的姑娘。青年问父亲这些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把妇女看作洪水猛兽,吓唬说她们都是祸水,叫“绿鹅” 。谁知儿子却说: “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薄伽丘通过这则故事主要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反对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肯定自然人性;感受名著的魅力,领略人文主义的风采一  《十日谈》(第一天故事第二)一个叫亚伯拉罕的犹太人来到罗马教廷,凭着他亲眼所见、以及从别人那儿听来的种种情形,目睹了教会的腐败,发现“罗马教廷中教皇、红衣主教、主教这一伙,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是寡廉鲜耻,犯着‘贪色’的罪恶,甚至……耽溺男风。”

  他再考察时,又知道他们个个都是爱钱如命、贪得无厌,甚至人口也可以当牲口买卖,至于各种神圣的东西,不论是教堂里的职位,祭坛上的神 器,都可以任意作价买卖。甚至借着“委任代理”的美名来盗卖圣职。   无情的讽刺和揭露了当时的封建统治权威——天主教会的虚伪和腐败。感受名著的魅力,领略人文主义的风采一四大悲剧是莎翁中期的作品,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作品着力塑造了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 麦克白某某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代脱榫”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淳朴,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某某在权势带来的尊荣、自豪中迷失本性,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做普通人也能同样伟大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磨难。文艺复兴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 歌颂了仁爱,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达 · 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后三杰

(美术三杰)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永恒的微笑《Mona Lisa Smile》

( 高77厘米,宽53厘米,现藏于巴黎的卢浮宫)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画中人物坐姿优雅, 笑容神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 使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这种臻于完美的生动肖像作品,实为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辉体现。感受名画的魅力,领略人文主义的风采一 《The Last Supper》(高420厘米,宽910厘米,现藏米兰圣玛丽亚·戴某某·格拉契修道院)反映了基督教传说中最重要的故事之一。此画是达·芬奇为米兰圣玛利亚·戴某某·格拉契修道院食堂所画。整个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达·芬奇艺术的代表。 《 David 》由米开朗琪罗创作于1501—1504年,现收藏于佛罗伦萨***。雕像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外在体现。它生动准确地表现了人体的健美和力量。他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重视人及其精神的思想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 《西斯廷圣母》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在1512—1513年间为罗马西斯廷教堂绘制的。是一幅布面油画,画中人物和真人大小相仿。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人类的救世主形象:她决心以牺牲自己的孩子,来拯救苦难深重的世界。 他画笔下的圣母温柔美丽,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像是一位普通的母亲,不像以前的圣母像那样神情呆滞、不可亲近。此画现藏于德累斯顿。 感受名画的魅力,领略人文主义的风采一感受名画的魅力,领略人文主义的风采一疑难解析:文艺复兴艺坛三杰怎样在作品中体现人文主义 达·芬奇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最后的晚餐》是典型的例证。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反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英雄主义气概,反映了人的伟大。

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等作品则表现圣母的温柔美丽、慈爱幸福,充满人情味。1)性质:

2)积极:

3)消极: 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

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使西方人文精神最终形成,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评价:二、宗教改革(Reformation)1、背景: 1)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日益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渐趋强烈。 2)中世纪的欧洲长期受罗马教廷剥削和压迫,德国尤其严重; 3)导火线:1517年教皇大量出售“赎罪券”,搜刮人民。 《九十五条论纲》; 1517年维滕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针锋相对,在教堂门口站出《九十五条论纲》,痛斥了“赎罪券”的欺诈,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因信得救)的原则。

宗教改革运动就此开始。 第27条 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They preach man who say that as soon as the penny jingles into the money-box, the soul flies out [of purgatory]. 第86条 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

Why does not the pope, whose wealth is today greater than the richest of the riches, build just this one church of St. Peter with his own money, rather than with the money of poor believers?《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3.具体主张:①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

②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以婚配和还俗.

③人人有权读和理解《圣经》.直接与上帝对话.

④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⑤教会从属于国家,君主可以处罚教士和教皇. 结合马丁·路德思想,分析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4、性质:

5、实质:

6、结果: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人文主义的延续。 打破了基督教在欧洲一统天下的局面,冲击了罗马教廷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新教产生和发展。 对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比较 (1)背景: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

(2)性质:具有反封建性质;

(3)内容:批判封建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4)形式:借助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

借助复兴基督教的原始教义;

(5)与统治者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取得统治阶层的支持。

(6)影响:打击了封建势力和天主教神学的统治;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上准备相似点不同点:

①关于“人”: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一切以神为中心;

②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

宗教改革: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广泛。

③发源地: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宗教改革开始于德国

④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自由的运动,也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而宗教改革后的新教,几乎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作用:文艺复兴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宗教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教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课后习题:1. 温家宝总理在《同文学艺术家谈心》中认为: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百花竞放、硕果累累、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的光辉时代。意大利最早出现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是( )

A.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 B.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

C.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D.资产阶级强烈反对封建制度

2.但丁在《神曲》中批判道:“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这里的“你”是指

A.专制君主 B.封建教会 C.资产阶级

3.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薄伽丘的代表作品是( )

A.《神曲》 B.《十日谈》 C.《歌集》 D.《哈姆雷特》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神权下的自我 李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