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复习课件:第一课 文化与与社会(共57张)

本文由用户“xinxixiyou”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9 06:37:50 举报文档

以下为《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复习课件:第一课 文化与与社会(共57张)》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一 文化是什么1、含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 内容:(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2)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3 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艺术、科学一 文化是什么 特点:(1)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3)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4)文化作为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易错辨析

1.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活动

【辨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文化不仅包括人类社会的精神活动,而且包括精神产品。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人的文化程度越高,文化素养越高

【辨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文化程度表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文化素养不仅包括文化修养,而且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3.文化是决定社会发展程度的一种精神力量

【辨析】 (1)认为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这是正确的。因为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认为文化决定社会发展是错误的。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和更替。 命题探究

命题点:文化的内涵

典例1 (2015·**_*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  )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图中“汉”字的书写变化过程,属于文化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不选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③错误。图中“文”字书写的五个阶段,体现了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②正确;事物的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文化的变化与发展也有其固有的规律,④正确。

【参考答案】 D

【方法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有文化。要区别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1.大部分客家人祖籍中原,来到福建后,由于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不得不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性,并不断吸收和融合当地原土著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由此可见(  )

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享用文化

B.环境决定文化,文化对环境有积极作用

C.文化在交流、借鉴过程中失去其原有的特点

D.受历史、自然等因素影响,文化具有民族性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产生的理解。客家人为适应当地环境及生活需要,在不断吸收和融合当地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  )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经济与科技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故A错 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故C错 文化交融不一定就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故D错 B[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复习课件:第一课 文化与与社会(共57张)》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