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专题6.1--“自由放任”的美国》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罗斯福新政
与当代资本主义
专题六
胡佛总统
一 “自由放任”的美国
课标要求:了解1929—1933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认识其对美国和世界的影响。
重难点: 1929—1933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视频中的美国出现了什么问题呢?胡佛有没有实现他在总统竞选时提出的美好愿景呢?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进入本课的学习。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材料:一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也成为世界金融的中心。1920年,美国工业生产超过战前水平的40%,在世界工业生产中仍居首位。这一时期美国基本上处于柯某某总统时期,故称为“柯某某繁荣”。
“繁荣的美梦”
美国的汽车长龙
纽约交易所前拥挤的人群
请结合P110知识链接和P112的第一段思考: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1929年,繁荣的美国却遭受到来势凶猛的经济危机.
①一战后美国掌世界经济霸权;②相对稳定环境;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运用,改进技术;④分期付款和股票投机的刺激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
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其中以1929年~1933年由美国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破坏力最大、影响最深远,也称为大萧条时期。
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1929--1933)
1.原因:
⑴根本: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解析: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作、步调一致,进而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他们为了无限制地追求利润,尤其是在经济繁荣时期,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这就势必打破平衡,引发恶性竞争,激化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新的经济危机爆发。 (产能过剩、无序竞争)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儿子问妈妈:“现在天气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炉子呢 ” 妈妈回答说:“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
“因为煤太多了.”
生产和销售
这个例子生动而又形象地揭示出经济危机是由经济领域中哪两个环节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呢?
材料一:美国20年代的繁荣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XXXXXXXXXX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20年代,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有;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都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
贫富差距过大
限制了社会购买力,消费不足
材料二:20年代的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用这种方法来刺激消费市场。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以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有的农场主赊购的拖拉机已经用坏,还没付清赊购的钱。有的家具店对年青的新婚夫妇说:“分期付款,你负责打扮姑娘,我们来布置新房。”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
分期付款膨胀
盲目提前消费
盲目扩大生产
股票投机过度
金融市场不稳定
材料三: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四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的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在致命一天到来前的18个月里,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动摇的,一些主要工业股票的价格竟翻了一倍多。一段时间以内,每天的成交量多达50O万股。1929年9月3日,一天的成交量超过800万股。
柯某某
“少管闲事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
胡佛
经济自由放任政策
盲目生产,无序竞争
材料四: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激化,供大于求
3、具体原因:
①贫富差距扩大,广大人民购买力低,市场狭小。
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③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④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一)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黑色星期四”
1929年10月24日,是美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
这一天上午10点,美国纽约华尔街的股票交易所开盘就出现抛售现象,一路狂跌,连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都来不及记录;挤满交易大厅的经纪人惊慌失色,发疯般地抛售各种股票。创下股票交易额的最高纪录。一天之内,几千个经纪人和几十万小投资者便破产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汹涌的股票抛售狂潮。10月29日,纽约股票市场崩溃,各大小银行出现了疯狂挤兑的现象,之后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国民经济陷入绝境,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代来临。美国股市大崩盘引发了席卷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经济大危机时,美国一个幽默小品说:“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馆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你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
1.原因:
(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1929--1933)
2.标志:
1929.10,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的股市崩溃
3.表现:
席卷整个经济部门
范 围 特 别 广
经济危机的特点
?
认真思考:为什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提示:①美国的经济地位(金融中心);
②世界市场等角度思考
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危机期间,世界贸易额缩减近2/3,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了36%,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达2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还要严重。
时 间 相 当 长
破 坏 特 别 大
4、特点:
范围广、破坏性大、持续时间长
波及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破坏性大
工业、农业、对外贸易剧减,失业率上升
1929——1933
美国开始,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业开始,波及整个经济领域
美国人把大量的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了“银河”;另有大量的农产品被销毁或当燃料烧掉。把玉米当柴烧、水果烂在果园里、咖啡用来铺路
想一想,说一说
维持价格 保证利润
在人民饥寒交迫的情景下,资本家为什么不把商品廉价卖给工人,却要大量销毁呢?
5.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
6.影响
(1)经济危机:破坏生产力,浪费资源
(2)政治危机:激化了各种矛盾
材料 : 在美国,整个30年代初,全国都能看到饥民和失业者的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我们不愿饿死——必须战斗”“提高工资”等口号。1930年3月6日,125万失业工人在美国共产党和左派组织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大城市举行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XXXXXXXXXX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德、日法西斯兴风作浪XXXXXXXXXX
②资本主义国家与亚非拉的民族矛盾;
③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①国内阶级矛盾,社会动荡
1、面对经济大危机,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2、美国政府的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结果如何)?
3、面对这样的结果,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教材112-113,思考下列问题:
(二) 胡佛政府反危机
——杯水车薪
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1. 指导思想 :
①.要求联合稳定工资和物价;
②.减税,鼓励投资;
③.提高关税
2.措施:
⑴前期
⑵后期
目的:为了赢得选举
内容:
①成立复兴***
②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
3.结果:
加剧危机
(“饥饿总统”、“胡某某”、“胡某某”、“胡某某”、“胡某某”)
杯水车薪,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
胡某某
“胡某某”
经济危机后,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
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
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
村”。除此之外,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
佛袋”; 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
汽车被叫做“胡某某”;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
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报纸也被叫做“胡某某”。
(三)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⑴.金融业休克,多年积蓄荡然无存
⑵.工业生产下降 ,工厂倒闭,重工业部门打击尤某某.
⑶.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农场破产,农民流离失所
⑷.对外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
1、经济:病入膏肓
⑴社会动荡(流浪、罢工、示威、骚乱暴动)
⑵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丧失信心,资制被推到崩溃的边缘。
2、政治:
这场大危机使胡佛总统的竞选
诺言失信了,也使垄断资产阶级“永
久繁荣”的美梦破灭了,同时将美国
资本主义制度推到了崩溃的边缘。美
国站到了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何去
何某某?美国人期待“救星”的出现。
富兰克林XXXXX罗斯福
There is nothing to fear, but fear itself.
经济危机对世界发展有何启示?
1、繁荣和危机往往相连,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是
至关重要的。
2、注意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机制和政策的及时调整。
3、国际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大危机恶化与各国自
保政策密切相关,损人不利己。而应加强国际合作,
深化探究
“自由放任”的美国
首先爆发于某某
危机爆发原因、影响
胡佛的应对措施
对美国的影响和打击
波及整个世界
特点
影响
1、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纽约股市暴跌
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世界市场的形成
C
2、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30年代大危机
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C
“胡某某”反映了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
A、股市崩溃,冲垮了美国的金融机构
B、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C、市场萧条,世界贸易额剧减
D、生产过剩,大量产品被毁坏
B[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专题6.1--“自由放任”的美国》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