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分析报告

本文由用户“拿坡里羊”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19:05:41 举报文档

以下为《课堂分析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堂分析报告

1. 课题说明

为了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把这节课的主标题定为《他(她)们还有希望吗》。学生看到标题后,教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理解“希望”,第一,从药理学的角度,有没有药物救治的可能。第二,从社会的角度。问题从开始就提出来,贯穿整节课,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设计思想

尝试“翻转课堂”,在教学中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基础。课前辅导学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预习所学内容。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在堂上提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原理及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归真正意义的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设计特色

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的各个阶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收集、整理和展现相关信息。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微课提出问题:他们还有希望吗?通过分析视频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原理和方法: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及解救。通过新颖的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学习的各阶段。

4. 教材分析

4.1教材地位

中职护理二年级《药物应用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第三节抗胆碱药第3课时的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

4.2课程目标

知道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按递质的分类,受体的类型、分布及其生理效应,掌握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救。

5. 学情分析

中职护理班的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比较的差,学习习惯不好。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同时充满着对专业知识求知的欲望。

6. 教学目标

6.1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常见的有机磷酸酯类药品;

(2) 知道有机磷酸酯类毒物中毒的机制及表现;

(3)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阿托品与解磷定对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的解救效果。

6.2过程与方法目标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科学求实的态度和对人的生命高度负责的意识。

7. 教学重点和难点

7.1 教学重点

有机磷酸酯类毒物急性中毒的症状及解救药物。

7.2 教学难点

分析有机磷酸酯类毒物急性中毒的作用机制。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微视频,组织学生探究、讨论问题,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上传微课到教师空间或给出微课资源链接地址,并提出预习要求。

10. 教学过程

10.1引入新课

通过微课《关注印度比哈尔邦小学生中毒事件》迅速的让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提出问题:他们还有希望吗?为什么?

10.2有机磷酸酯毒物的分类

救治的前提是要清楚毒物的成分。通过提问,学生可以例举出很多的有机磷酸酯类毒物,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自由分类。然后归纳出有机磷酸酯类分为杀虫剂和神经毒剂。

10.3有机磷酸酯中毒的表现

清楚了毒物的类别,接下来就需要了解其中毒的症状。观看微视频:《有机磷酸酯中毒及解救》,知道有机磷酸酯中毒的表现,并结合教材归纳M样症状、N样症状和中枢症状。

10.4有机磷酸酯中毒的机制

根据中毒的症状,就可以判断出毒物类型。知道了毒物类型,进一步就需要了解中毒机制。观看微视频:《有机磷酸酯中毒机制》,掌握中毒机制,并能将中毒表现与中毒机制联系起来。分析得出乙酰胆碱在突出间隙积蓄,过度激动外周M、N受体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M、N样症状及中枢症状。

10.5有机磷酸酯中毒的解救

观看微视频,根据中毒过程、机制,分析、归纳可能的解救方法。在有机磷酸酯中毒的解救中如何减少突出间隙的乙酰胆碱?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就可以找到氯解磷定和阿托品的作用。

10.6临床应用原则

分析讨论,阿托品和解磷定的作用机制,理解阿托品和解磷定合用于解毒的必要性。

10.7课堂小结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并给予评价。巩固重点,梳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10.8课堂练习:

及时练习,检验教学效果,加深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10.9布置作业:

培养学生总结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根据作业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评价。

11. 教学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的点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潜力。

12. 教学反馈

以上是我对《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传出神经的类型、分布及生理作用的知识,并把它运用到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的认识中,使学生的认知活动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本节课尝试“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有机磷酸酯中毒的原因及其解救的方法。我始终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课堂分析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