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三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本文由用户“tingbul1107”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22:54:50 举报文档

以下为《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三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酸碱中和滴定 1.酸碱中和滴定实验选用的指示剂为酚酞或甲基橙、一般不选用石蕊试液作指示剂。

2.进行中和滴定的实验时,滴定管一定要润洗,而锥形瓶不能润洗。【目标一】滴定曲线2.32.62.93.33.9710.1011.38画出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的曲线图(以pH变化为纵坐标,以烧碱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小结】

接近终点(pH≈7)时,很少量的酸和碱会引起pH突变,酸碱反应终点附近pH突变情况是定量测定酸或碱浓度时选择指示剂的重要依据。

在酸碱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会发生变化,对于强酸强碱的反应,开始时由于被中和的酸或碱浓度较大,加入少量的碱或酸对其pH的影响不大。当反应接近反应终点(pH≈7时),很少量(一

滴 ,约0.05 mL)的碱或酸就会引起溶液的pH突变,酸、碱的浓度不同,pH突变范围不同。 【目标二】中和滴定的原理 1.定义: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实验目的:测定未知酸或碱的物质的量浓度rac酸V酸 =rbc碱V碱(2)定量关系:(1)中和反应实质:H+ + OH- = H2O2.滴定原理n(H+) = n(OH- )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酸、碱的体积.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的办法:①用滴定管量取溶液的体积(与量筒对比)②选用恰当的酸碱指示剂3.实验关键4.酸碱指示剂的选择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时刻叫滴定终点,为准确判定滴定终点,须选用变色明显,变色范围的pH与恰好中和时的pH吻合的酸碱指示剂。通常是甲基橙或酚酞指示剂而不能选用石蕊试液。 常见指示剂石蕊酚酞甲基橙粉红橙色红 5 —— 8蓝 无色8.2 ——10.0红 红 3.1 ———4.4黄强酸滴定强碱强碱滴定强酸4.酸碱指示剂的选择紫 有弱酸或弱碱参与滴定时,看生成盐的酸碱性:

中性:甲基橙或酚酞

酸性:甲基橙

碱性:酚酞4.酸碱指示剂的选择指示剂的用量一般是2-3滴。当指示剂刚好变色,

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认为已达到滴定终点。1.仪器: 、铁架台,滴定管夹,

锥形瓶、烧杯。

(1)滴定管的结构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目标三】中和滴定的仪器和操作 主要试剂

(1)待测液。

(2)标准液。

(3)指示剂(一般用 或 )。酚酞甲基橙滴定管结构特点

1.部分刻度

2.“0”刻度在上边

3.精确度:0.01mL

量筒无零刻度酸式滴定管有一玻璃活塞,因碱溶液与玻璃反应生成硅酸盐,是一种矿物胶,具有粘性,故不能把碱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而碱式滴定管有一段橡皮胶管,因此,不能装酸液,酸会腐蚀橡皮管;碱式滴定管也不能装有氧化性的溶液,氧化剂会把橡皮管氧化。【注意】

①酸式滴定管可以盛装 等液体,但一定不能盛装 ,

碱式滴定管只能盛装 液体,一定不能盛装 。

②滴定管使用时,下端没有刻度部分液体不能用于滴定,在刻度范围内取液,不够再装。

③滴定管规格常有25.00mL和50.00mL两种。

④0刻度在 (与量筒不同)酸性、中性溶液

或强氧化性溶液碱性溶液碱性、中性溶液酸性溶液上(2)滴定管的使用查某某洗涤(水洗、润洗)注液充液、调液面(调零)、读数放出反应液3. 中和滴定操作活动与探究:用0.1000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NaOH + HCl = NaCl + H2Oc标.V标= c待.V待⑴查某某: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⑵洗涤:将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备用。⑶润洗: 用标准液润洗装标准液的滴定管, 用待测液

润洗装待测液的滴定管。洗2—3次,每次3—5mL,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干净。

⑷注液、充液、调液和读数:用滴定管分别装入标准液和待测液(注液),先排出气泡让尖嘴充满溶液(充液),然后调整溶液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调液),记录读数.⑸往锥形瓶中加入一定体积(一般为20.00mL)的待测液

注意: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 ,一定不能用待测液

润洗,否则结果会偏高,锥形瓶取液时要用滴定管,

不能用量筒。

⑹向锥形瓶中加入2~3滴指示剂。⑺滴定操作: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或碱式滴定管橡胶管内的玻璃球(滴液先快后慢),逐滴放出标准溶液,右手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合均匀),眼睛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颜色发生变化且半分钟内不再变化即已达终点。再重复上述操作一次或两次。(定量分析的基本要求)

终点的判断方法: 具体实验具体叙述 。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颜色发生变化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发生变化即已达终点【思考与交流】强酸与强碱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就为7,但指示剂变色时,溶液的pH不等于7,为什么可将滴定终点当成完全中和的点? 0 10 20 30 40 V(NaOH)mL 12 10 8 6 4 2

pH颜色突变范围

4-10中和滴定曲线酚酞甲基橙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⑻数据处理

为减少实验误差,滴定时,要求 2~3次,求出所用标准溶液体积的 ,然后再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如果有偏差太大的要舍去) 重复实验平均值[师生互动·解疑难]

(1)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因润洗后,瓶内壁会附着一定量的待测液而造成测量误差。

(2)滴定管在装液前一定要润洗,否则,装入的液体会被稀释,影响测量结果。

(3)滴定速率是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动。 (4)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刻度线三者在同一水平线上。

(5)滴定管读数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5.00 mL是正确的,而不能读成25 mL。1.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

溶液的浓度,如右图甲、乙,从下表中

选出正确选项 (  )CD【目标四】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固定值固定值变化值2.常见的误差分析

(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偏高无影响偏高偏低偏低偏高偏低偏低偏高偏高偏低偏高偏高偏低偏低偏低偏高偏高偏高1.用标准盐酸测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

导致结果偏低的是 (  )

①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2~3次

②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③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④摇动锥形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⑤滴定时,锥形瓶里加入少量蒸馏水稀释溶液

A.③         B.④⑤

C.①②③ D.③④D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三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