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文由用户“稻麦9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2 12:20:33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除得尽吗?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五年级

课时:1课时



提供者:陈某某

单位: ***



一、教学内容分析





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例9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循环小数的特征,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初步感知循环小数的产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将数据进行比较、分类、整理的过程,自主概括循环小数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初步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在什么样的知识背景下学习这一内容的呢?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受过循环、重复等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十字路口红绿灯的不断重复等,对循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图形的认识、学习统计等知识的时候,已经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学习活动是可行的。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彼此交往、团结协作等现代意识。?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新理念。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寻找商的规律,从而得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

?(2)你能接着讲这个故事吗?

?2.理解“循环”。?

(1)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吗?(随着学生的交流、互动,适时板书“重复出现”“不断”“依次”等。)?

(2)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称为“循环”(板书:循环)。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循环的现象,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每年都是按照这样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你们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循环的现象呢???

(3)这样的循环现象不仅出现在故事中、生活中,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你们想了解吗?

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故事。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循环的现象?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让学生在熟悉的故事中理解“循环”的意义



1、师谈活引入新课:?

动物王国要举行各种比赛,首先是一场爬行比赛,蜘蛛和蜗牛正在奋力的爬行着(课件出示课本主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数学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

学生说说从题目中了解到的信息?

??列式解答???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估一估,谁爬得快一些?

2.蜘蛛和蜗牛每分钟爬行的速度到底是多少呢?

3.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

4.商重复出现的数字与余数重复出现的数字有联系吗?如果有,有什么联系?



学生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大家独立思考。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认识了循环小数



5.介绍写法

6.循环小数的读法

7.求循环小数的近似数。

有时候根据需要,我们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如0.85454保留两位小数就是:0.85454XXXXX≈0.85

8.循环小数的简记

9.总结循环小数的特征 。

师:那我们学到了像24.333XXXXX,0.85454XXXXX 这样的小数都是循环小数。

10.小结:通过观察这两个商我们发现了,它们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像这样的小数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的“循环小数”。



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使学生明确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

使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循环小数,那你能迅速通过第一关的考验吗?

(一)第一关:“超级小神算”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1XXXXX2= 1XXXXX3 = 1XXXXX5= 1XXXXX7 =

(二)第二关:1.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

(三)第三关: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XXXX。

1.3.141 5926 5358XXXXX 是循环小数。 ( )

2. 0.282828 是循环小数。 ( )

3. 9.***XXXXX是循环小数。 ( )接下去一位是( )。

(四)第四关:刚才我们观看了动物们爬比赛,海里的动物正在举行游泳比赛呢!出示:

1、学生提出问题

2、自主解决问题

(五)第五关拓展:

1.8.236236 XXXXX小数部分第8位上是数字几? 第50位上是数字几?

????

学生先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完成次题后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师巡视,并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学数学的价值,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再学习。



七、教学评价设计





《除得尽吗》是新版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小数除法》中的一部分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的计算及求积、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循环小数。为了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并求出循环小数的近似值。我是这样设计的一个情境贯穿始终,提供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动手、动脑从生活中感知体会理解,更有利于学习的学习。我以学生熟悉的比赛引人,结合书中的情境,创设了两只小昆虫在网上晒自己的爬行情况,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以比赛情境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开课你喜欢看比赛吗?设疑引入,说一说你喜欢看什么比赛?动物王国要举行各种比赛,想看看吗?首先是一场爬行比赛,蜘蛛和蜗牛正在奋力的爬行着(课件出示课本主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后自主交流。

这节课我没有直接呈现教材的情境图,而是让学生在情境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提供时间让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这符合新课标倡导的四个能力的培养。学生完整叙述之后,提供时间列式,学生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在提供时间尝试计算,计算中发现规律。

练习设计形式比较多样,由易到难,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

王鹏400米只跑了75秒。平均每秒跑多少米?

400XXXXX75= ?(米)

观察竖式,你有什么发现?

余数怎么总是25?

?





九.教学反思(不少于200字)





根据课改和教学新标准的规定,我们对数学教学提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经历“体验”的要求,该要求的宗旨是呼唤转变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呼唤在教育教学中实行体验式学习。现将这节课反思如下:?

不足:

⒈这节课预设不到位,没有备好学生,估计不足。

⒉课堂上教师有反馈,由于时间有限,有点着急了,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关注的不够,反馈做得不是很到位。

3.由于重视学生讲题,导致练习没有完成。

改进:

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及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⒉用心研究教材,教法,充分挖掘教材的情境因素,激发学生兴趣,不但备教材更要备好学生,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⒊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以教研促教学。向课堂40分钟要成绩。

⒋精心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关注细节的把握和处理,力争做到滴水不漏。

⒌关注学困生,课上给予必要的指导,并做好个别辅导。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