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循环小数》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单位:*** 教师:马某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例7和例8。
【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是教材第三单元小数除法中第八课时的内容。
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教材分析情况,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并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能力目标:
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经历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历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重点: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难点:理解循环节,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突破重难点设想:质疑引导,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发现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景激疑
1、填空:找规律填一填。
①○□△○□△○□△ ……
②红 黄 蓝 绿 红 黄 蓝 绿 ……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为什么这样填?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2、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循环现象
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的现象?
(1)春夏秋冬四季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2)红绿灯交替出现。
(3)白天和黑夜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3、师:像这种“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做“循环”
(板书);在数学计算中也会遇到这种循环现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循环小数”。
思考
填一填
回答
举手说
明确学习内容
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初步感知“循环”概念,为新知做好铺垫
二、互动解疑
(一)、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1、发现问题,初步感知。(例7)
(1)观察例7的情境图,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们能算一算他平均每秒跑多少米吗?
(3)观察所列的竖式,你发现这个竖式有什么特点?(a、余数总是25;b、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c、永远除不完。)
板书:400÷75=5.333…(米)
板书后加以说明:写这样的商一般要把重复出现的数字至少写两组再写省略号。
2、认识循环小数。(例8)
出示第33页例8的两道计算题,让学生自主计算,并说出商的特点。
28÷18= 78.6÷11=
(1)思考:这样的算式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除了呢?
只要( )重复了,就可以不除了。因为像这样的算式,
( )循环,( )也会跟着循环。
(2)这两个循环小数和上一个循环小数有什么不同?
上一个循环小数是( )数字循环,这个循环小数是( )数字循环。
(3)观察这些循环小数,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结:循环小数都是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都有一个数字或( )数字依次不断地( )出现。
3、小结什么是循环小数。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温馨提示:
(1)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2)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必须是在小数部分,它才是循环小数。
(二)、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
1、引导学生自学新知(P3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举例子、算一算、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中获得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及无限小数等相关概念。让他们在动脑、动眼、动口的过程中探究问题,获取新知,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运用新知来解决问题,达到自我检测,即新知探究结束后做以归纳总结,并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新的教学方法要求老师和学生都要有新的改变,老师更要费心费神的去备课,做好引领,让学生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学会做学习的真正的主人,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并加以实践。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循环小数》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